宿云收尽晓初晴,独倚楼台寓目清。
乱水拖蓝遥接海,千峰凝翠蔼连城。
兴高平楚朱栏外,酒送飞花小院轻。
尘点不侵寥廓静,超然身世在蓬瀛。
【赏析】
此诗写登高远望,抒发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仕途的厌倦。首联写日出时登楼所见之景,颔联写江水浩渺、群山环抱之景,颈联写花影飞动、小院送酒之景,尾联写超然物外之景。全诗写景生动,意境开阔。
“宿云收尽晓初晴,独倚楼台寓目清。”宿云收尽,晓天放晴,独倚高楼远眺,眼前一片清新明丽的景象。
“乱水拖蓝遥接海,千峰凝翠蔼连城。”江面波涛起伏,远处天际与大海相接,群山青翠欲滴,层层叠叠,云雾弥漫,仿佛连着城池。
“兴高平楚朱栏外,酒送飞花小院轻。”心绪高昂,走出朱门,来到院子里,只见飞絮飘舞,随风轻轻飘落。
“尘点不侵寥廓静,超然身世在蓬瀛。”庭院中没有一点尘土,四周环境十分宁静,自己超脱世俗纷扰,身在仙境之中。
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当时诗人任江州司马,被贬谪到九江。此诗描写作者登上庐山后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