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不可挽,空山潜幽人。
世务无絷缚,樵苏不为辛。
游日旷烟霭,骋怀极嶙峋。
咄惜耸壑材,聊斧臃肿薪。
空翠冷入骨,残霞每在身。
溪谷适跫然,鹿豕夙所亲。
朗唱振林木,长啸超风尘。
寓兴云与石,逃名秋复春。
巢由慕狂踪,尧舜非所钦。
岂云负叔敖,含笑弃买臣。
此中有真趣,物外曾忧贫。
丹崖一千丈,不愿图麒麟。
夕阳二三束,重负嗤丘民。
颓然卧明月,身外安足论。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樵父的田园诗。诗人通过樵夫的眼睛,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全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联“太古不可挽,空山潜幽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太古时代已经过去,但人们仍然可以在这片空山中寻找到他们的足迹和故事。

第二联“世务无絷缚,樵苏不为辛。”描述了樵夫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受世间琐事的束缚,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第三联“游日旷烟霭,骋怀极嶙峋。”描绘了樵夫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状态,他们可以自由地游玩,尽享大自然的美景。

第四联“咄惜耸壑材,聊斧臃肿薪。”表达了诗人对樵夫技艺的赞赏和敬佩之情。他们能够从大自然中获取所需,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第五联“空翠冷入骨,残霞每在身。”描绘了诗人对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空翠和残霞都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可以进入骨髓。

第六联“溪谷适跫然,鹿豕夙所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他们在溪谷中漫步,与鹿、猪等动物亲近。

第七联“朗唱振林木,长啸超风尘。”描述了诗人在树林中唱歌的情景。歌声在林间回荡,仿佛可以穿透云霄。

第八联“寓兴云与石,逃名秋复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而非名利。

第九联“巢由慕狂踪,尧舜非所钦。”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巢父和许由都是隐士,他们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值得后人效仿。

第十联“岂云负叔敖,含笑弃买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之情。他们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改变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第十一联“此中有真趣,物外曾忧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之情。他们在物外追求真趣,不再为贫贱所困扰。

第十二联“丹崖一千丈,不愿图麒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他们宁愿欣赏千丈高的丹崖,也不愿意去追求传说中的麒麟。

第十三联“夕阳二三束,重负嗤丘民。”描绘了诗人对夕阳下的景象的描绘。夕阳下的山谷显得更加宁静,给人一种深深的感慨。

第十四联“颓然卧明月,身外安足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之情。他们选择在月光下安然入睡,不再为身外之物所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