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都市酒,二月洛阳花。
日日常为念,年年只在家。
婢丸灯下药,僧送火前茶。
到此方令悟,无心老岁华。

诗句释义

1 “四时都市酒,二月洛阳花。”:这里描述的是一年四季无论何时何地都有饮酒的情景,同时提到了春天的洛阳花。洛阳,古都名,位于中国中部,因地理位置优越,四季分明,故有“春花秋月”之景。

  • “四时都市酒”可能指的是无论何时,在都市中都可以找到美酒。
  • “二月洛阳花”指的是二月时节,洛阳的花儿盛开,美丽动人。
  1. “日日常为念,年年只在家。”: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和日常生活的重复感。
  • “日日常为念”表示每天生活中不断浮现对家的思念。
  • “年年只在家”说明无论在外多久,最终总是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家。
  1. “婢丸灯下药,僧送火前茶。”:描述了两个与佛教相关的场景,一是婢女在灯下熬药,二是僧人在火前送茶。
  • “婢丸灯下药”可能指婢女在昏黄的灯光下熬制中药。
  • “僧送火前茶”则可能是指僧人在烧香之前送上一壶热茶。
  1. “到此方令悟,无心老岁华。”:在这里,诗人似乎达到了某种觉悟或理解,不再执着于岁月的流逝。
  • “到此方令悟”表明在某个时刻或经历之后,诗人领悟到了什么,可能是关于人生、生活或哲学的深层次理解。
  • “无心老岁华”意味着因为这种觉悟或理解,诗人对于岁月的流逝感到释然,不再过分关注它。

译文对照

四时都市酒,二月洛阳花。
日夜念家中,年年归旧巢。
婢煎药灯下,僧递茶火前。
至此悟无常,心空岁月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首句通过对比都市的繁华和洛阳的花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第二、三句则深入到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对日常生活的无奈接受。接下来的几行,通过描述婢女和僧人的行为,引入了佛教元素,反映出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至此悟无常”这一转变,完成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一种超脱和平静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微小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对无常的接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