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黄家玉树枝,偶于草稿见文辞。
若非沈老同庵里,那得诸生有项斯。
注释:
- 黄生,指诗人的朋友。文稿,即文稿或文章。
- 不识,不了解,不认识。黄家玉树枝,比喻黄生的文章如玉树临风,清雅高洁。
- 偶于草稿见文辞,偶然在草稿中发现他的文辞。偶,偶然。文辞,指文字的言辞。
- 若非沈老同庵里,那得诸生有项斯,如果不是与沈老一起住在同一个小屋里,那么怎么能有像项斯这样的才子?沈老,指作者的朋友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赞美的对象是黄生的才华和成就。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黄生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他的文采如同玉树一般清雅高洁。同时,诗人还感叹自己没有遇到像沈老这样的知己,否则自己也能成为像项斯那样的才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事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