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清话类清标,清似清风月下飘。
不及清风能自至,故人须待寄诗邀。
【注释】
1.夏氏馆:指在夏天的旅馆。暑夜:酷暑中的夜晚。
2.清标:比喻清新、高洁的人品。
3.清风明月:古人多用此来比喻高风亮节,清白廉洁。
4.自至:自然到来的意思。
5.故人:老朋友。
6.须待:必须等待。寄诗: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咏怀诗。诗题中的“宗”,是诗人的字。诗中“夏氏”即指“宗”,寓夏氏是指作者自己的住所。诗以“清标”、“清风明月”为喻,借景生情,表现了作者对朋友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以及与友人相知之深。
首句直说夏氏馆中炎热难忍,而自己却能悠然自得地吟诗作画,这中间的差异,就是朋友之间的差别。次句进一步指出这种差异的原因。因为夏氏馆中的客人,都是那些品格高雅,不慕炎凉的朋友。第三句紧承第二句,点出自己与夏氏馆中客人的区别所在,那就是自己虽然身处暑夜,却依然能保持高洁的情操,像清风明月一样自然地飘荡着。第四句则表明,尽管自己已经如此,但还差一点才能和夏氏馆中客人一样,因此必须等友人写信邀请才能前去。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及渴望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愿望。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是清新自然的,语言也极为浅近。诗的构思精巧别致,层次清晰,先写夏氏馆中之热,再写自己能安然度夏之因;然后从反方向写自己与夏氏馆中客人的区别;最后又回到正面写自己只能等待朋友来信邀请才能去夏氏馆中避暑这一事实,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此外,诗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如以清风明月比喻自己和夏氏馆中客人的高洁品格,以夏氏馆中客人为清风明月所吸引,而不愿离开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格受到人们的敬重和仰慕等,都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