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野旷瘴烟收,风急霜繁落木秋。
箐道千盘临戍堡,山城百雉入边州。
诸蕃乐岁休戎马,孤馆频年望斗牛。
夜半角声吹激烈,纷纷凉月照人愁。
【注释】
晓发洱海:早晨离开洱海。夕次滨川:傍晚到达滨川。野旷:田野空旷。瘴烟:瘴气和烟雾,这里指瘴疠之地。风急霜繁:风急,形容风大;霜浓,形容天冷。落木秋:落叶的树木在秋天凋零。箐道:山林小路。坞:山间的小盆地。戍堡:瞭望所筑的城堡。诸蕃:吐蕃(今藏族)的别称。乐岁:丰收之年。休戎马:不战而休兵。孤馆:孤零零的客舍。频年:连年。斗牛:星宿名,属斗宿,这里指北斗七星。角声:军中号角声。激烈:号角声高亢激昂。凉月:清冷的月光。照人愁:照着我满心的忧愁。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出使云南途中。诗中写景抒情,以“野旷”为背景,以“落木秋”点明时令。前四句写旅途所见,后四句写羁旅之情,意境高远,笔力雄健。
首联“天高野旷瘴烟收,风急霜繁落木秋”,描绘了一幅苍莽荒僻、萧瑟凄清的画面。诗人站在高高的蓝天之下,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瘴气和烟雾已经消散。此时,秋风劲吹,寒霜密布,树叶纷纷飘落,一片凄凉景象,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
颔联“箐道千盘临戍堡,山城百雉入边州”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壮美。诗人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城堡下,那里是边防的要塞,四周环山,城墙高大雄伟。诗人站在戍堡之上,俯瞰着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层层叠叠的山城,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壮志。
颈联“诸蕃乐岁休戎马,孤馆频年望斗牛”则描绘了诗人在边疆生活的艰辛。诗人在异国他乡度过了许多年头,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诗人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他只能通过观看北斗七星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绪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
尾联“夜半角声吹激烈,纷纷凉月照人愁”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夜晚听到了号角声的吹奏,那声音高亢激昂,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那清冷的月光也洒满了大地,照亮了诗人心中的忧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生活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其内容深刻、内涵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