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桡飞渡浈江月,紫阁摇空石突兀。
海日初生山雾开,乘兴因之讨奇绝。
孤高宝刹霾云端,古木蒙茸山势盘。
禺阳截竹吹管去,灵宫何意留其间。
仙之人兮时税驾,我岂后兮今跻攀。
碧天无际真人想,顿忘身谪向人寰。
江入大空深不测,缘知独有蛟龙蟠。
老衲看成精舍石,白泡汇作清溪潭。
榛甃舍利金轮灭,韦氏园林花树残。
犀沉谁为留金锁,猿去何知解玉环。
以兹振衣不厌高,翩翩直上凌层峦。
青天咳唾堕珠玉,白昼红颜生羽翰。
千层山色沉江底,九点芳烟暗碧湾。
二仪低悬槛外海,百粤势拊寺前山。
烟霞幻变人间世,云雾湿压清昼寒。
便欲举杯酬二字,何当同跨双飞鸾。
凭高远豁万里目,朗诵淮南一破颜。
大都无际沧波上,惟有群飞鸥鹭闲。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阙题:这是一道题目,通常在古代文学中用来标明作品的内容或者创作背景。在这里,“阙”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楼阁,“题”则是对作品主题或内容的概括。
兰桡飞渡浈江月,紫阁摇空石突兀。海日初生山雾开,乘兴因之讨奇绝。孤高宝刹霾云端,古木蒙茸山势盘。禺阳截竹吹管去,灵宫何意留其间。仙之人兮时税驾,我岂后兮今跻攀。
- “兰桡”指的是装饰着兰花图案的船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乘坐的船只。“飞渡浈江月”形容船只在月光下快速地穿过浈江。“紫阁”指高大的建筑,可能是一座宫殿或者寺庙。“石突兀”描述山峰的形状像要突出来一样。
- 青天无际真人想,顿忘身谪向人寰。
- “青天”指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宽广无垠。“真人”指仙人或者修行者,他们往往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和超脱。“顿忘身谪向人寰”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 江入大空深不测,缘知独有蛟龙蟠。老衲看成精舍石,白泡汇作清溪潭。榛甃舍利金轮灭,韦氏园林花树残。犀沉谁为留金锁,猿去何知解玉环。
- “江入大空”形容江水的宽广和深远。“蛟龙蟠”指的是江中有巨大的生物在游动。“老衲”指的是出家人,可能是指僧人或者道士,他们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舍利金轮”可能是指舍利子或者佛祖的遗物,而“韦氏园林花树残”则形容了一个美丽的园林被破坏的情景。
- 以兹振衣不厌高,翩翩直上凌层峦。青天咳唾堕珠玉,白昼红颜生羽翰。千层山色沉江底,九点芳烟暗碧湾。二仪低悬槛外海,百粤势拊寺前山。烟霞幻变人间世,云雾湿压清昼寒。便欲举杯酬二字,何当同跨双飞鸾。
- “以兹”指凭借这样的环境。“振衣”意为抖落衣服上的灰尘,比喻洗心革面。“翩翩”形容飞翔的样子。“层峦”指的是山上的层层叠叠。“青天”指晴朗的天空,“白昼红颜”形容太阳照耀下的美丽景色。“千层山色”描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九点芳烟”可能是指夕阳下的晚霞。
- 大都无际沧波上,惟有群飞鸥鹭闲。
- “大都”意味着大部分或者全部,“沧波”指大海。“群飞鸥鹭闲”描述了一群飞鸟在海面上悠闲地飞翔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兰桡”、“紫阁”、“孤高宝刹”、“古木蒙茸山势盘”等词语,形象地刻画了自然景观的壮观和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仙人、道士、僧侣等人物的描写,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