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瘗宝剑,草偃千秋墓。
金凫入夜飞,玉漏沉寒露。
转盼陵谷迁,非徒铁垆步。

【注释】

青山瘗宝剑:青山下,埋藏着秦始皇的宝剑。瘗,埋藏。

草偃:指草木枯萎。

金凫入夜飞,玉漏沉寒露:金鸭炉里的火光映着月光在夜里飞来飞去;漏壶中的水声,随着寒冷的露气渐渐消失。

转盼陵谷迁:转眼间,山陵和河床都变了样子。

非徒铁垆步:不只是像李广那样的老将那样步行。

【赏析】

《姑苏钱塘怀古》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首联用“瘗剑”二字总括全篇,既点出“怀古”,又为下文作铺垫。颔联以“入夜飞”之“金凫”与“沉寒露”之“玉漏”相对,写景中寄寓着对时局的忧虑。颈联“陵谷迁”“铁炉步”,暗寓着对国势衰微、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尾联以“非徒”一词收束本篇,意蕴深远。

此诗是李白于开元十四年(726)游苏州时所创作的。李白早年曾游历江南,并有《送友人》诗曰:“吴中盛文史,群士皆腾骧。”而此时李白因得罪权要谗佞,被“赐金还山”。因此这首诗是借对古代英雄人物功业未成的感慨,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矛盾心理。全诗结构严谨,章法井然,意境高远,语言清丽,格调高昂,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色。

首联“青山瘗宝剑,草偃千秋墓”,用“瘗”字,写出了秦始皇墓的荒凉。“青山”二字,不仅写出了秦始皇墓所在之地的地理环境,也写出了其周围景物的特点。“草偃”二字,则写出了岁月更替,物是人非之感。两句一问一答,一开一合,一虚一实,极富变化,耐人寻味。

第二联“金凫入夜飞,玉漏沉寒露”,写景中融入了感情。“金凫”即金鸭,是铜制的水禽形的器物,用来熏香。“玉漏”是计时器,这里用以象征时间的流转。两句中,“金凫”入夜飞与“玉漏沉寒露”相对,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转之速,暗示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第三联“转盼陵谷迁,非徒铁碪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受。“陵谷迁”是说山陵和河床都变了样子。而这句诗也隐含着对国势的忧虑。因为“陵谷迁”,就意味着国家的政治局势正在发生变化。同时,也暗示出诗人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之中,但心系国家。

最后一句“非徒铁碪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政的忧虑。“非徒”一词表示的是不仅仅是的意思,在这里则表示诗人对于时局的担忧并非只是空谈而已,而是有着实际行动的意义。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时局变化的忧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无奈和困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