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本天性,开谢任年光。
自是春风改,那因夜雨伤。
低回飘绮席,荏苒度雕墙。
翠雾当窗合,红云匝地香。
点泥登燕垒,添蜜入蜂房。
剪彩夸西苑,成妆诧寿阳。
角哀番塞曲,径远误渔郎。
但使灵根在,重看锦树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蕴和丰富的情感。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赋落花以宋元宪金谷楼危到地香得香字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赋”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赋予”、“赋予美”。”宋元宪”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在金谷楼前看到落花,感叹其美丽如香。”香得香字”则是指花瓣散发出来的芳香如同”香”字一般。整句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

英华本天性,开谢任年光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二句,强调了花朵的天然之美。”英华”指的是花朵中的精华,”天性”则是指花朵的自然属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天生就拥有的美丽和芬芳的赞美,同时指出了花朵的开放和凋谢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整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花朵之美的深深敬畏和赞叹。

自是春风改,那因夜雨伤

注释与赏析:
第三四句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变化的感慨。”自是春风改”意味着春风吹拂使得花朵盛开,而”那因夜雨伤”则表达了夜晚雨水给花朵带来的影响。这两句诗揭示了春风吹雨、日夜更替对花朵生长和凋谢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诗人通过这两行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低回飘绮席,荏苒度雕墙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五六句,描绘了花朵随风飘动的景象。”低回”指的是花朵轻盈地飘荡,”绮席”通常指的是装饰华丽且色彩斑斓的席子,这里用来比喻花朵随风摇曳的美态。”荏苒度雕墙”则形容花朵在风中轻轻飘过墙壁的景象,”雕墙”指的是精美的建筑墙壁,这里的”荏苒”表示时间过得很快。整句诗通过描绘花朵随风摇曳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翠雾当窗合,红云匝地香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七八句,描述了花朵散发出的香气。”翠雾”指的是淡绿色如雾气般弥漫的花气,”当窗合”则形容花香弥漫至窗户周围。”红云”则是指花朵绽放时呈现的红色光泽,”匝地香”则形容花朵香气四溢覆盖整个地面。整句诗通过描绘花朵释放出的淡绿色和红色香气,表达了诗人对花朵香气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点泥登燕垒,添蜜入蜂房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九十句,描绘了蜜蜂和蝴蝶在花间忙碌的场景。”点泥”指的是蜜蜂在花蕊上采蜜,”登燕垒”则形象地描述了燕子筑巢于花间的情景。”添蜜入蜂房”则意味着蜜蜂将采集到的花粉酿成蜂蜜后储存起来。整句诗通过描绘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之美的赞美。

剪彩夸西苑,成妆诧寿阳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十二十三四句,描述了花朵在古代宫廷中被用作装饰品的情景。”剪彩”指的是用剪刀裁剪花朵制作成各种饰品,而”夸西苑”则指称皇家园林中的花卉。”成妆诧寿阳”中的”寿阳”是南朝梁武帝的女儿山阴公主,她以擅长化妆著称。这句诗可能暗指古代宫廷中贵族们喜欢用鲜花来装扮自己,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品味。整句诗通过描绘古代宫廷中贵族们用鲜花装饰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角哀番塞曲,径远误渔郎

注释与赏析:
这是第十四十五六句,反映了诗人对古代边塞风情的描写。”角声哀”指的是边关传来的号角声,它往往代表着战争即将来临或正在发生的紧张气氛。”番塞曲”则是指边疆地区的民歌,这些歌曲往往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情景。”径远误渔郎”则意味着由于边塞距离遥远,渔夫们难以及时捕捉到鱼虾,从而耽误了他们的生计。整句诗通过描绘边塞风情中的声音、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边塞地区独特文化和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但使灵根在,重看锦树芳

注释与赏析:
这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但使灵根在”中的”灵根”指的是植物的生命力和生存希望,”在”则强调了这种希望的存在。”重看锦树芳”则是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看到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景象。整句诗通过表达对生命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