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
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
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
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
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
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宴章光远宅
薄暮沐浴时雨,早晨攀登崇山。
泄云散去又返回,流水清且闲。
撩起衣裙俯茅屋,高谈论锋激晴澜。
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
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
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注释:
- 薄暮:傍晚
- 凌朝:早晨
- 泄云:散去的云雾
- 清且闲:清澈而悠闲
- 褰裳:撩起衣服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屋子
- 高论:高深的理论或见解
- 层轩:层层高的楼阁
- 间关:指鸟儿在枝头啼叫的声音
- 开樽:打开酒壶
- 剧饮:大量饮酒
-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首句“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薄暮时分,雨水滋润大地,清晨攀登崇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阔。
第二句“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泄云散去又返回,流水清澈而悠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描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撩起衣裙俯视茅屋,高谈阔论,激荡着晴朗的天空。这里的“高论”指的是深奥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求。
第四句“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描绘了楼阁的雄伟壮观和鸟儿的自由鸣叫。层层高的楼阁显得更加开阔,鸟儿自由地飞翔,鸣叫声清脆悦耳。这里的“好鸟”指的是优美的鸟声,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句“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快乐心情。开怀畅饮,意气风发。这里的“剧饮”指的是大量饮酒,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最后一句“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纷扰、与自然为邻的愿望。何时能够摆脱尘世的牵绊,与青松为伴呢?这里的“尘鞅”指的是俗世的束缚,“青松”则是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