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胜似仙家,缘云石磴斜。
阴崖留积雪,晴树乱明霞。
寺远时闻磬,溪深未没槎。
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

【注释】:

1、鲍典签:指唐代诗人鲍溶(字采臣)。芳坞隐居图:指他隐居的山居。

2、幽胜似仙家:指山居幽静,仿佛仙境一样。

3、缘云石磴斜:顺着石台阶走,石阶上布满了青苔。

4、阴崖留积雪:山崖下还残留着雪。

5、晴树乱明霞:晴朗的树林间飘散着五彩斑斓的彩霞。

6、寺远时闻磬,溪深未没槎:远处的小寺庙里时常传来梵音,溪水很深但还没有淹没木筏。

7、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抱着古琴从山谷口走来,因为知道这里有桃花所以不害怕。

【赏析】:

《题鲍典签芳坞隐居图》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幽胜似仙家”,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山水图。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山居之景,后四句写与隐士交往。

首联:“幽胜似仙家,缘云石磴斜。”

意思是:这里的风景幽雅得如同仙境一般,沿着曲折的石阶向上攀行。

此联写诗人登高望远,发现了山中美景,不禁惊叹不已,好像置身于仙境一般。

颔联:“阴崖留积雪,晴树乱明霞。”

意思是:山崖下还残留着雪,阳光照耀下,树影交错着五彩斑斓的彩霞。

此联描写的是清晨或傍晚时分,山间的景色。山崖上的积雪还未消融,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彩霞。

颈联:“寺远时闻磬,溪深未没槎。”

意思是:远处的小寺庙里时不时地传来梵音,溪水深处尚未淹没木筏。

此联描写的是山中的宁静和祥和。小寺庙里的僧人正在修行,时而传来梵音;而溪水中的木筏虽然被水淹没了,但仍浮在水面上。

尾联:“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

意思是:抱着古琴从山谷口走来的人很多,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里的桃花开得好。

此联描写的是山中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他们带着古琴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桃花,感受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