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城趋府日,召堰听歌来。
出牧千年后,称诗七子才。
白云留下榻,银烛照衔杯。
谈笑能忘夜,更阑一骑回。

【注释】

雷南阳郡斋夜饮:南阳郡即南阳,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张衡的故乡。南阳郡斋夜饮指在南阳郡官舍里饮酒赋诗。

淯城趋府日:淯城为汉代县名,汉阳郡治所。趋府日指到官衙去的日子。

召堰听歌来:召堰,地名,汉水入江处,有堰遏之。听歌来指听到歌唱的声音而来。

出牧千年后:出牧,离开本职,去做地方官吏。千年后指千年以后。

称诗七子才:称诗指赋诗或作诗。称诗七子才指称赞他的诗才。

白云留下榻:留,坐;榻,床。白云留下榻指坐在白色的床上。

银烛照衔杯:银烛,用银做的蜡烛。衔杯指含着酒杯。

谈笑能忘夜:谈笑,谈笑风生。谈笑能忘夜指谈话和欢笑能让人忘掉时间,忘记了夜晚。

更阑一骑回:更阑,夜深。一骑,骑马的人。更阑一骑回指深夜中一个人骑马回来。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以南阳为中心,通过回忆与南阳有关的往事,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首联“谒官署”和“闻歌声”,写诗人在淯城赴郡时的情景。“日”,是时间;“召堰听歌来”,是指召堰,地名,汉水入江处,有堰遏之。这里指在官署听歌。“来”,是来到;“听歌”,就是聆听歌声。两句合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在淯城赴郡时,听到歌声就赶来的情景。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点出了地点,还点出了时间,而且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特点,使全诗一开始就显得生动活泼,充满了动感。

颔联“出牧千年后”“称诗七子才”,写诗人离开本职,去做地方官吏之后的情景。“出牧”指离开本职,去做地方官吏,也就是出任南阳太守。“称诗七子才”则是指称赞他的诗才。这两句从时间的跨度上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与南阳的关系密切程度。一个“后”字,又使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把诗人与南阳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深厚。

颈联“白云留榻”,“银烛照衔杯”,写诗人在南阳郡官舍里饮酒赋诗的情景。“白云留榻”,是说白色的床单被白云留下了,这既形容了环境优美,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岁月蹉跎。“银烛”,是用银做的蜡烛,这里指代的是烛光,它照亮了诗人吟诗作诗的场景。“衔杯”是含着酒杯的样子。这四句诗写得非常细腻传神,诗人在这里不但写出了他与南阳的亲密关系,而且也写出了他内心的感受:他与南阳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尾联“谈笑能忘夜”,写诗人在郡官舍里饮酒赋诗至深夜仍不肯离去的情景。“谈笑”是说说话、笑一笑的意思,“能忘夜”是说能够忘却一天的劳累,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句中的“谈笑”和“忘夜”都是比喻,意思是说,他喝酒赋诗时谈笑风生,以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骑”,是骑马的;“回”,是回去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深夜中一个人骑马回来。这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因为诗人在郡官舍里饮酒赋诗至深夜而不肯离去的情景是难以避免的。这样,诗人就把自己与南阳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