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多出守,谁似谢宣城。
宛水犹词藻,青山有姓名。
烟绵平楚远,练净大江清。
更望新林浦,应伤去国情。

注释:

南朝时期多出守臣,谁能比得上谢宣城的文才?宛水依然有词藻,青山仍然有姓名。烟雾绵长平楚远去,练净大江清流万里。更望新林浦,应伤离国情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南朝谢朓的评价。首联“南朝多出守,谁似谢宣城。”表达了他对谢朓的仰慕之情。南朝时期,文人辈出,但谁能与谢朓相提并论呢?诗人认为,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超越谢朓。
颔联“宛水犹词藻,青山有姓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谢朓的敬仰之情。宛水依旧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就像他的诗篇一样,永不磨灭;青山依旧屹立在这里,就像他的姓名一样,永远流传。
颈联“烟绵平楚远,练净大江清。”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南美景。烟波浩渺,平楚远去,大江如练,清澈见底,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尾联“更望新林浦,应伤去国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站在新林浦边,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因为他知道,他即将离开这里,离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