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邑表儒门,江通赣水源。
书携三箧富,坐拥一毡温。
白鹿风偏远,青莲道更尊。
圜桥人望久,来颂汉家恩。

【注释】

名邑:有名的地方。

儒门:指有学问、有才学的家庭或学派。

江通赣水:江西的水路与赣江相通。

三箧(qiè):三个书箱。

坐拥一毡温:坐在毯子上感到温暖。

白鹿风偏远:白鹿山地处偏僻,远离尘嚣。

青莲道更尊:道教中以莲花为象征的神仙地位更尊贵。

圜桥:即圆桥,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

人望久:人们的期望已久。

来颂汉家恩:前来赞美汉朝的德政。

【赏析】

俞文学赴永宁,这是一首送别诗。俞文学是当时的名士,他赴永宁,说明永宁是一个有名的地方,且有文化气息。“名邑表儒门”,表明永宁是一个儒学之家,有名门世家,人才辈出。“江通赣水源”一句,描绘了永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江西的水路与赣江相通,而永宁又地处偏僻,远离尘嚣。

俞文学携书带简前往永宁,意味着他在此地要从事学术活动,传播儒学。“书携三箧富,坐拥一毡温”,既表现了俞文学的博学,也暗示了他在永宁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欢迎。他的学问丰富,富有知识,因此能吸引众人的关注和尊重。“白鹿风偏远,青莲道更尊”,这句话运用了典故。青莲指道教中的神仙,白鹿山地处偏僻,远离尘嚣,但这里却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他的地位更受尊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俞文学的祝愿和对他即将到来的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圜桥人望久,来颂汉家恩”则是对俞文学此次赴永宁的总结和评价。他认为俞文学的到来将会给永宁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他们期待着他的到来,并对他的到来表示赞赏和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