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籍开龙藏,谁将马队看。
笔床犹傍暖,书带未应残。
居士元金粟,诸生尚鹖冠。
石经何日就,江左似长安。

解析

第一句:讯少廉孟白无从公临校书宝光寺

  • 讯:询问
  • 少廉:年轻的清廉者,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己
  • 孟白:名字,具体不详
  • 无从:没有机会或没有时间
  • 公:指代前文提到的宝光寺中的僧人或僧侣

第二句:校籍开龙藏,谁将马队看。

  • 校籍:学习书籍
  • 开龙藏:开启龙藏,比喻深藏未露的才华或学问
  • 谁将马队看:谁在观看马队?比喻对学术或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 注释: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学识的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以及他/她认为自己的学识尚未被广泛认可或重视

第三句:笔床犹傍暖,书带未应残。

  • 笔床:书桌上的小凳子,方便书写
  • 旁:挨着、靠近
  • 暖:温暖
  • 书带:书带,用于固定书本
  • 未应残:尚未结束或完成
  • 注释:诗人用笔床旁暖和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学问虽然丰富却还未全部表达出来

第四句:居士元金粟,诸生尚鹖冠。

  • 居士:出家为僧的人
  • 元金粟:形容人的头发黑而亮
  • 诸生:指学生,这里特指僧侣
  • 仍:依然;仍然
  • 注释: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僧侣们生活状态的观察,他们尽管过着僧侣的生活,但仍保持着一颗追求真理的心

第五句:石经何日就,江左似长安。

  • 石经:刻有古文的经典
  • 何日就:何时能够实现?
  • 江左:古代长江以东的地区,此处泛指江南地区
  • 注释:诗人通过对石经实现的期待,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关心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的深厚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直接表达和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学者对知识、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从“讯少廉孟白无从公临校书宝光寺”到“石经何日就”,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学问和成就,更关心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