饘粥恭三命,犁锄倦一丘。
无文嗟泽豹,不下愧江鸥。
穷贱身何益,艰虞念未酬。
柴门垂白叟,偃息敢忘忧。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饘粥恭三命:饘粥,一种用粗粮制成的粥。恭,恭敬;三命,多次的请求或命令。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多次向人请求帮助或命令。
  2. 犁锄倦一丘:犁锄,指农具;一丘,指一片土地。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已经疲惫不堪。
  3. 无文嗟泽豹:无文,意为没有文化或才华;嗟,叹息;泽豹,指被猎人捕获的豹子。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4. 不下愧江鸥:不下,意为不能自满;愧,惭愧;江鸥,指自由自在的江鸟。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自愧不如江鸥,因为江鸥能够自由飞翔而自己却不能。
  5. 穷贱身何益:穷贱,指贫穷和卑贱;身,身体;何益,有何益处?这里可能意味着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难以有实际的帮助或改变。
  6. 艰虞念未酬:艰虞,指艰难困苦;念,思念;未酬,尚未实现或完成。这里可能意味着内心的忧虑和期望尚未得到满足或实现。
  7. 柴门垂白叟:柴门,指简陋的房屋;垂,悬挂;白叟,指老年人。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家的门前挂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8. 偃息敢忘忧:偃息,安息;敢,岂敢;忘忧,忘却忧愁。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在安宁的环境中仍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个人的处境。

译文

在艰苦的环境中,我多次请求帮助或发出命令。我已经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感到疲惫不堪。我有才华但无处施展,只能叹息。我不能像江鸥一样自由飞翔,感到惭愧。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无法有所助益。内心的忧虑和期望尚未实现。我在门前挂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安宁的环境中,我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个人的处境。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