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分白下斗门斜,髯自何年此寄家。
代出陇西连鸟鼠,曲传江左半梅花。
掩关竹里多题凤,夹水槐堤尽宿鸦。
日暮不闻中岭啸,只留名姓在烟霞。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写白下江头,有桥分水,斗门斜向,两岸人家掩映在绿树丛中;次句写诗人遥想当年友人在此寄家的情景:髯自何时何地?第三、四两句写诗人由友人的寄家联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以及友人对自己的关心;后两句写诗人在友人住处所见到的竹里题凤、水边宿鸦的景象,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关怀及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金陵期间所作。

第一句“桥分白下斗门斜”,描绘了一幅清幽秀丽的画面:一座斗门形似巨大的门,横跨江面;一座小桥从门下穿过。诗人用一“分”字写出这座小桥与大斗门的巧妙组合,使画面更加清新宜人。

第二句“髯自何年此寄家”,诗人通过想象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怀念。“髯”是指胡须。这里指诗人自己的长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代出陇西连鸟鼠,曲传江左半梅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情感。

第五、六句“掩关竹里多题凤,夹水槐堤尽宿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情感。

第七、八句“日暮不闻中岭啸,只留名姓在烟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以景结情,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字面上,更体现在诗人的心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