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萧瑟傍丹梯,醉眼中原且杖藜。
芒砀浮云开颖下,轘辕飞雨满淮西。
汉京城阙边烽起,燕甸山河战马嘶。
六载主恩容散吏,佩萸何处望金闺。
诗句:
万家萧瑟傍丹梯,醉眼中原且杖藜。
芒砀浮云开颖下,轘辕飞雨满淮西。
汉京城阙边烽起,燕甸山河战马嘶。
六载主恩容散吏,佩萸何处望金闺。
注释:
- 万家萧瑟傍丹梯:描述了秋日黄昏时分,家家户户都显得凄凉萧条的景象,而诗人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感受着这种萧瑟的气氛。
- 醉眼中原且杖藜:这里的“醉眼”表达了诗人因饮酒过量而感到的迷茫和失措,而“中原”则指中原大地,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 芒砀浮云开颖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天空中的浮云被风驱散,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田野上的美景,同时也象征着希望和变革的到来。
- 轘辕飞雨满淮西:这里的“轘辕”可能是一种古代交通工具,而“飞雨”则是形容雨水急速下落的情景,整个句子表达了一种急切和动荡的情感。
- 汉京城阙边烽起:这句诗描述了边境的紧张局势,战争的警报在京城响起,显示了国难当头的现实。
- 六载主恩容散吏:这里的“主恩”可能是指皇帝的恩泽,而“散吏”则意味着那些曾经受到皇帝恩惠的人如今已经失去了权力或地位,生活困苦。
- 佩萸何处望金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他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寻找安慰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荒凉景象、战争的紧张氛围和个体的命运波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生活困苦。整首诗既展示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又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问题,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