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神武更何疑,去国谁堪黑发时。
灞上猎逢亭尉醉,杜陵人望蒋乡迟。
鼓行自喜飞扬甚,箕踞深知造化私。
应向虹桥吹铁笛,九歌不用楚臣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送戴使君还闽》一诗,全诗如下:
挂冠神武更何疑,去国谁堪黑发时。
灞上猎逢亭尉醉,杜陵人望蒋乡迟。
鼓行自喜飞扬甚,箕踞深知造化私。
应向虹桥吹铁笛,九歌不用楚臣辞。
逐句解释如下:
- 第一句:“挂冠”意为辞去官位,不再为官。“神武”指的是汉武帝的威名和功绩。“更何疑”表示没有疑虑,毫不犹豫地辞去官职。整句表达了戴叔伦毅然决然地离开京城,不再为官的决心。
- 第二句:“去国”指离开国家。“谁堪”意为谁能忍受。“黑发时”指的是年轻时的日子。整句表达了戴叔伦对年轻时期离开国家的痛苦和无奈。
- 第三句:“灞上”是古代长安郊外的一个地名。“猎逢亭尉醉”指的是在灞上狩猎时遇到亭尉喝醉了。“亭尉”是指亭长或县尉一类的小官。“醉”表示醉酒。整句表达了戴叔伦在灞上狩猎时意外地遇到了亭尉醉酒的情景。
- 第四句:“杜陵”是唐代长安城东面的一处墓地,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人望蒋乡迟”指的是人们期待着蒋乡(即杜陵)的到来。“迟”表示延迟、等待。整句表达了戴叔伦离开京城后,人们对他的期望和思念之情。
- 第五句:“鼓行”指骑马前进。“自喜”表示自己感到高兴。“飞扬甚”指的是马匹奔腾的样子。“箕踞”是一种坐姿,表示放松、自在。“深知造化私”指的是明白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整句表达了戴叔伦骑马前进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
- 第六句:“应向”表示应该、应当。“虹桥”是传说中的仙境,位于四川峨眉山与乐山之间。“吹铁笛”指的是吹奏铁笛的声音。“九歌”是中国古代一种诗歌形式,以歌颂自然和神灵为主。“不用楚臣辞”指的是不需要使用楚国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整句表达了戴叔伦在虹桥吹奏铁笛的情景和他对诗歌的独到见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戴叔伦辞去官位、离开京城以及骑马前进等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如“鼓行自喜飞扬甚”、“箕踞深知造化私”等,使得诗作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灞上”、“杜陵”、“虹桥”等也富有诗意,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