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才名擅彩毫,周南留滞念君劳。
上雍车骑秦云远,分陕山河汉月高。
胡部款边瞻棨戟,羌儿游猎拜旌旄。
悬知开府铭勋日,曾是中朝解佩刀。
注释:
- 金马才名擅彩毫:金马,指东汉时收藏人才的金马门。才名,才能名声。擅彩毫,擅长书法。
- 周南留滞念君劳:周南,地名,位于今河南南阳一带。留滞,滞留。念君劳,担心君王的辛劳。
- 上雍车骑秦云远:上雍,古代帝王在雍地进行祭祀的活动。车骑,指皇帝的车驾和随行的骑兵。秦云远,指遥远的秦国云霞。
- 分陕山河汉月高:分陕,指黄河中游的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山河,指山脉和河流。汉月高,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岭和河流。
- 胡部款边瞻棨戟:胡部,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款边,表示归顺的意思。瞻棨戟,指观望皇帝的仪卫。
- 羌儿游猎拜旌旄:羌儿,指居住在羌族地区的人们。游猎,打猎。拜旌旄,指敬礼于皇帝的仪仗。
- 悬知开府铭勋日,曾是中朝解佩刀:悬知,预见到。开府,指官位。铭勋,刻石记功。曾,曾经。中朝,指朝廷。解佩刀,指脱下佩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李少参本宁收到自己的书信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金马才名擅彩毫,周南留滞念君劳。”描绘了李少参本宁才学出众、才华横溢的形象,以及他在周南地区滞留、为君王担忧的心境。这里的“金马”,指的是东汉时期收藏人才的金马门,象征着李少参本宁的才华与学识;“才名擅彩毫”,强调了他的才华出众;“周南留滞”则暗示了他在周南地区的停留与滞留;“念君劳”则是表达了他担忧君王的辛劳。
颔联“上雍车骑秦云远,分陕山河汉月高。”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和随行骑兵在遥远的秦国云霞中的行进情景,以及黄河中游的山川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景象。这里的“上雍”,指的是皇帝在雍地进行祭祀的活动;“车骑”,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和随行骑兵;“秦云远”,意味着皇帝的车驾和随行骑兵远离了秦国;“分陕山河汉月高”,则描绘了黄河中游的山川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
颈联“胡部款边瞻棨戟,羌儿游猎拜旌旄。”描述了胡部的士兵们前来归顺的场景,以及羌族人民在游猎时的敬礼行为。这里的“胡部”,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款边”,表示归顺的意思;“瞻棨戟”,描绘了士兵们观望皇帝仪卫的情景;“羌儿游猎拜旌旄”,则描绘了羌族人民游猎时敬礼于皇帝仪仗的行为。
尾联“悬知开府铭勋日,曾是中朝解佩刀。”预言了李少参本宁将在开府之时铭刻功绩的日子,同时也回忆起了他曾经脱下佩剑、归顺朝廷的情景。这里的“悬知”,意为预知未来的事情;“开府”,指的是官职的提升;“铭勋日”,即官员晋升时需要铭记功绩的特殊日子;“曾”,表示曾经;“中朝”,指的是朝廷。这两句不仅回顾了过去的历史场景,也展望了未来的可能性,体现了对李少参本宁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李少参本宁归顺朝廷、受到皇帝赏识、晋升官职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忠诚、才干和智慧。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