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天高鸿雁疏,修文君去重欷歔。
珊瑚沧海千言里,騕袅中原万里馀。
病赋归来匡阜社,死留消渴茂陵书。
寄将一掬南州泪,还忆枫林策素车。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第一首:
阊阖天高鸿雁疏,修文君去重欷歔。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阊阖天高」:指的是皇宫的门楼很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庄严而宏伟的感觉。
- 「鸿雁疏」:鸿雁飞越天际,稀疏地分布,这里形容秋天的景象。
- 「修文君去」:指王敬美的离去,修文是古代对文人的一种雅称。
- 「重欷歔」:多次叹息,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不舍。
注释:
- “阊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象征着皇权。
- “天高”:强调了皇宫的崇高和威严。
- “鸿雁”:秋天的象征,代表着离别。
- “疏”:稀疏的意思。
- “修文君去”:王敬美离开朝廷,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 “重欷歔”:多次叹气,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敬美的离去以及皇宫的壮丽,营造了一种宏大而哀伤的氛围。通过使用”阊阖天高”、”鸿雁疏”等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王敬美离去时的悲怆和对朝廷的眷恋。同时,”重欷歔”这一情感表达也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第二首:
珊瑚沧海千言里,騕袅中原万里馀。
病赋归来匡阜社,死留消渴茂陵书。
寄将一掬南州泪,还忆枫林策素车。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珊瑚沧海」:比喻王敬美的才华如同珊瑚一般珍贵,却又如同沧海般广阔无垠。
- 「騕袅」:形容骏马奔腾的样子。
- 「中原」:中国大地,泛指国家。
- 「病赋」:因病赋诗,这里的“病”可能是指身体上的不适或精神上的困扰。
- 「匡阜社」: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地名,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社群或组织。
- 「消渴」:这里用来形容王敬美生前的身体状况不佳或精力不足。
- 「茂陵书」:茂陵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迁的墓地,这里可能指代王敬美的作品或遗作。
- 「南州泪」:南方的水土养育了人们,这里的泪水代表了诗人对王敬美的哀思。
- 「枫林策素车」:枫林是秋天的代表,而“策素车”则暗示了王敬美的去世。
注释:
- “珊瑚”:珍贵的珊瑚,象征着王敬美的价值和才华。
- “沧海”:广阔的大海,比喻王敬美的影响力或成就。
- “騕袅”:骏马奔跑的样子,形容王敬美的英姿飒爽。
- “中原”:中国的中心区域,象征国家的中心和重要位置。
- “病赋”:因病而作的诗歌,这里可能反映了王敬美健康状况不佳。
- “匡阜社”: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社群、群体的意思。
- “消渴”:形容王敬美身体状况不佳或者精力不足。
- “茂陵书”:可能是指王敬美的著作或者其遗作,也可能是指他的墓地或墓碑上的文字。
- “南州泪”:南方的水土养育了人们,这里的泪水代表了诗人对王敬美的哀悼和思念。
- “枫林”:秋天的象征,常与萧瑟、凄冷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 “策素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车是指不加装饰的车,这里可能暗示了王敬美的简朴生活或者他去世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王敬美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离世的哀痛。通过对王敬美才华与命运的描述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怀念。同时,通过对南方水土和枫林等元素的引用,诗人也表达了对王敬美逝世地的特殊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