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何来寄楚音,石头渡口未浮沉。
江横叠嶂孤城角,岭隔飞鸿万户砧。
投老地偏犹小隐,怀人天远独长吟。
他时纵有停云赋,东去名山恐更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白雪何来寄楚音”: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雪的来源以及与楚地声音的联系所产生的疑问,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或某种特定情境的回忆。
- “石头渡口未浮沉”:描述了诗人所在地的地理特征,石头渡口可能意味着一个容易让人沉思的地方,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心境,没有太多的起伏变化。
- “江横叠嶂孤城角”:描绘了一幅江水横贯、山峦重叠的景象,孤城角则暗示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可能是一个较为偏远的地方。
- “岭隔飞鸿万户砧”:通过“岭隔”和“飞鸿”这两个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同时“万户砧”可能暗示了节日或特定的习俗。
- “投老地偏犹小隐”:诗人表达了虽然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投老),但依然选择了一个偏远的地方隐居,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由或逃避世俗的向往。
- “怀人天远独长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独自在遥远的地方吟唱,抒发心中的感慨。
- “他时纵有停云赋”:诗人对未来有所期待,即便现在条件有限,也希望能有机会写下美好的诗篇。这里的“停云赋”可能指的是一种抒情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 “东去名山恐更深”:诗人表达了对更高深境界的追求,即使东去也有名山等待着他去攀登和探索。这里的“名山”可能指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代表着高远的理想或目标。
结合整首诗的背景及内容,可以得出以下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在朱履方大雪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索。通过对雪的描写、对地方的描述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