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望遥天云,迢迢带城阙。
关山一笛声,况是高楼月。

【注释】:

曾缮部省中楼:指在吏部尚书的官署里建的高楼。

惟敬:黎惟敬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云气遥接城阙,关山的笛声悠扬,更觉得月色清朗皎洁,不禁感慨万端。全诗写景有层次,由近及远,先写云气,次写关山笛声,再写高楼明月,最后抒发情怀。

首句“骋望遥天云”,点出诗人登楼所见之景。“云”与“天”相对,以“天”、“云”对举,见其飘忽不定之状。“迢迢带城阙”中的“迢迢”是形容云彩高远、连绵不断的样子;“带”,是附着的意思。“城阙”,指代京城,即长安。诗人登上高楼,放眼四望,只见天空中飘浮着层层的云彩,它们像长带一样,一直连接着京城的城垣。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云彩比作一条长长的绸带,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高远和连绵不断的景观。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直观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看到的景象。

第二句“关山一笛声”,紧承上句,描绘了诗人耳边听到的声音——关山上传来的笛声。“关山”指的是函谷关以西的山脉,古人多用以象征北方。“一笛声”中的“一”字,表达了笛声的单一而悠扬的特点。诗人通过听觉上的感知,捕捉到了那独特的笛声,并进一步将其放大,让读者也能听到这声音的存在。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感受到的声音。

第三句“况是高楼月”,承接第二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景象。这里的“高楼”指的是位于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高楼月”中的“高楼”象征着一种高处的地位或视野,而“月”则代表了月亮本身。诗人在高楼上俯瞰,发现月光洒满了整个城市,使得整个城市都沐浴在一片明亮之中。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想象出诗人所处的位置和所看到的景象。

尾联“同黎惟敬赋”,则是诗人与好友黎惟敬共赋此诗,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共同的情感。这一部分虽然出现在最后一句,但却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诗人与好友共赏美景,共吟佳句,彼此之间的心灵也得到了相互的交流和交融。这样的结尾不仅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完整,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译文】

放眼远望那高高的蓝天白云,它们仿佛一直延伸至遥远的城阙边。

听着那从远方传来的关山笛声,更是觉得那高楼上的月光更加明亮皎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