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万里见金台,晓渡卢沟霁色开。
听尽春鸿还策马,关门应笑弃繻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客行万里见金台”的壮阔画面:在茫茫人海中奔波,万里迢迢才见到辉煌灿烂的金台。第三句写诗人渡卢沟桥时的情景。卢沟桥是北京西北的一座古桥,因建于永定河上而得名卢沟桥。桥头有石狮一对,形态威武,俗称狮子林。桥北有一塔,名永济寺塔。后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游此地,故又名大悲禅寺。第四句说,听尽春鸿声声啼叫,也不如骑马归来。第五句说:“关门应笑弃繻来。” 意思是说,我回来时,你们这些门关着的人一定不会笑我,因为我回来时带回了许多好马。从字面上看,诗人似乎要表达自己功成名就而得意洋洋的心情。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并非诗人的真实感受。诗人在出塞途中偶遇春鸿,便想骑马归家。然而,当他看到家乡人们还在为功名奋斗时,他不禁感到失望和无奈。因此,“应笑”中的“应”字实际上包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答案】

译文:

旅途万里才见到光辉灿烂的金台。早晨渡过卢沟桥时,天刚放晴,阳光照耀着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听到春

鸣的布谷鸟叫声不绝于耳,它仿佛也在催促着诗人赶快赶路,不要辜负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诗人想到家乡的人们仍在为功名

奋斗,不禁有些失望和无奈。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全诗以“早过”开头,点明时间;“客行万里”说明远行之久;“金台”指边塞,点出地点;

“晓渡卢沟霁色开”,写出了诗人过卢沟桥时的天气,渲染了一种清新的气氛;“听尽春鸿还策马,关门应笑弃繻来”,写出

了诗人听到春鸣的布谷鸟叫声,感受到的是一种催归之意,并想象着回家后的轻松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