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识先生潭上园,菟裘新筑向南原。
奴供茶灶僧供米,学得遗安似鹿门。

【解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王仲房,名不详,当为诗人的友人或门生。王仲房曾游金陵而归南原茶山隐居,因此,诗人便以《茶隐赠以四诗》相答,并作《答王仲房游金陵却归南原茶隐四首》,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与祝愿。“人识先生潭上园”:人们认出了您在潭上建的园林。潭上园是王仲房的隐居之地,也是其交友之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王仲房的敬仰之情。“奴供茶灶僧供米”,王仲房的茶园里需要奴仆做饭,僧人烧饭。这里运用了互文手法,既写出了王仲房的茶地之广,又突出了其生活之简朴。“学得遗安似鹿门”:我学到的遗世独立的生活态度,就像陶渊明一样。王仲房在隐居生活中能保持一种恬淡、超脱的心态,这与陶渊明的遗世独立的精神有相通之处。“鹿门”,指东晋著名隐士、大诗人陶渊明的故居,这里借喻王仲房的精神境界。

【答案】

①人识先生潭上园,菟裘新筑向南原。②奴供茶灶僧供米,学得遗安似鹿门。③王氏门中无白丁,何年得遂此清闲?④平生不得志于时,落拓江湖一钓竿。⑤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⑦莫笑老夫头已秃,江南高士老弥明。⑧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⑩夜来酒醒清无梦,晓色云开见月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