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翠釜并辉光,大贝文犀入越装。
遣诣公车随计吏,汉家今待奏长杨。

注释:

天球翠釜并辉光,大贝文犀入越装。

遣诣公车随计吏,汉家今待奏长杨。

天球:天文仪器,古代用以观测天象的仪器。

翠釜:用翡翠装饰的鼎。

长杨:汉代宫名。

译文:

天球翠釜并辉光,大贝文犀入越装。

遣诣公车随计吏,汉家今待奏长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送别友人江库部时所写的八首诗之一。诗人通过描述天文仪器与翡翠鼎的光辉、大贝文犀的装饰以及遣赴公车随计吏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天球翠釜并辉光”,描绘了天球翠釜的辉煌景象,其中“天球”指的是用来观测天象的仪器,“翠釜”则是指用翡翠装饰的鼎。这两句诗通过对天文仪器与翡翠鼎的辉煌描绘,展现了一种壮丽的景象。

次句“大贝文犀入越装”,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身上的华丽装扮。“大贝”和“文犀”均为珍贵的物品,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而“越装”则是指越地的服饰,这里暗指朋友所穿的华丽服饰。这两句诗通过对朋友身上的华丽装扮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第三句“遣诣公车随计吏”,则描述了友人被派遣到公车随计吏的情景。在这里,“公车”指的是皇帝所乘坐的车辆,而“计吏”则是负责记录事务的小官。这两句诗通过对友人被派遣到公车随计吏的情景的描述,展现了朝廷对友人的重视和信任。

最后一句“汉家今待奏长杨”,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之情。在这里,“汉家”是指汉朝的国家,而“长杨”则是汉朝皇宫的名称。这两句诗通过对朝廷对友人的重视和期待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歌以天球翠釜、大贝文犀等珍贵物品为引子,展现了朋友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又通过派遣至公车随计吏的场景,展现了朝廷对友人的重视和信任;最后以期待友人奏长杨的期盼之情作为结语,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