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声中落木,茅茨深处鸣鸡。
过尽平湖十里,人家犹隔瀼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特点来分析,可从诗歌的风格、内容、主题、作者的用意等角度分析作答。
“马上望黄鼎诸村”意思是:站在马上远眺黄鼎村一带的村庄。“马上”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以及诗人的行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望”字则表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闲适、愉悦。
“风雨声中落木,茅茨深处鸣鸡”意思是:风风雨雨的声音里,飘落下了树叶,茅草房深处传来了鸡啼之声。“风雨声中”、“落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落木”又暗示了时令是深秋,因为落叶是深秋的标志。“茅茨深处”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清苦;“鸣鸡”则表明了时间已是黎明时分,因为鸡啼是天将亮的象征。两句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过尽平湖十里,人家犹隔瀼西”意思是:经过了平坦如镜的湖泊十里长道,但村落却还隔着瀼溪西岸。“过尽平湖十里”交代了诗人的行程,“人家犹隔瀼西”则表明了目的地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这两句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的行程之遥,也表现了诗人的行程之快,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答案】
诗句释义:
马上望黄鼎村,
风雨声中落木,茅茨深处鸣鸡。
过尽平湖十里,
人家犹隔瀼西。
译文:
马上眺望黄鼎村一带的村庄,
风风雨雨的声音里,飘落下了树叶,
茅草房深处传来了鸡啼之声。
越过了平坦如镜的湖泊十里长道,
但村落却还隔着瀼溪西岸。
赏析:
首联写旅途所见:诗人骑马远望,只见风雨中落叶纷飞,茅屋深处,鸡啼不已。一个“望”字,既点明时间、地点,又表明了诗人此时心境:悠闲自得。一个“风雨声中”,不仅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更暗示了时节已到深秋。一个“落木”,既是对时令的具体描绘,更是对人生短暂与世态炎凉的感叹。“茅茨深处”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清苦;“鸣鸡”则表明了时间已是黎明时分,因为鸡啼是天将亮的象征。这两句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颔联写旅途之劳顿:诗人继续前行,过了平湖之后,已是“十里长道”。然而,尽管行程遥远,诗人的目的地却依然遥遥无期。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行程之遥远,而且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一方面在于路途遥远,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的身世遭遇。由于长期流寓在外,他早已习惯了漂泊生涯,因此,即使身处异乡他乡,他也从未有过归家的念头。
颈联写旅途之寂寞:经过漫长的旅程,虽然已经到达目的地,但那里的景象却依然模糊不清。“人家犹隔瀼西”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行程之遥,而且也表现了诗人的行程之快。诗人在旅途之中,常常以马代步,所以诗人说:“过尽平湖十里”,实际上只是走过了平湖的一程,而那迢迢千里的征程却依然遥遥无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尾联写诗人内心之苦闷:诗人在旅途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险阻,有时还会受到官府的追捕。这些不幸的经历使得诗人倍感痛苦,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过尽平湖十里,人家犹隔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