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山上木,重重甑上尘。
不虞垂暮节,见此大灾辰。
岭海久縻烂,今疚更酸辛。
肥遗谬云龙,饥兆天下沦。
天刺神不富,曷丧号如焚。
周周与蛩蛩,异俗各相因。
胡乃同血气,秦越视所亲。
救荒罕长策,望雨先作云。
乞物思裴令,捐益欲周贫。
庶几有秋获,比闾庆食新。
粤大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中描述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粮食匮乏,导致饥荒频发。
译文:
山野间树木光秃,炊烟袅袅,甑子上积满了灰尘。没想到在年老垂暮之际,却迎来了这灾荒之年。岭海地区久已遭受战火蹂躏,如今又陷入苦难之中。连年的战争和饥荒使得人们痛苦不堪。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地区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作者通过描绘战乱后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诗句注释与赏析:
- 粤大饥(广东地区)
- 描述:广东地区遭遇严重饥荒
- 濯濯山上木,重重甑上尘。
- 解释:形容战争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 不虞垂暮节,见此大灾辰。
- 注释:未料到晚年竟遇到如此大的灾难
- 岭海久縻烂,今疚更酸辛。
- 注释:岭海地区长期受到战火的影响,现在更加痛苦难忍
- 肥遗谬云龙,饥兆天下沦。
- 注释:比喻战乱导致的民不聊生
- 天刺神不富,曷丧号如焚。
- 注释:上天惩罚神明不富裕,为何让哭声像焚烧一样响?
- 周周与蛩蛩,异俗各相因。
- 注释: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影响,各自应对困难
- 胡乃同血气,秦越视所亲。
- 注释:胡人和秦人都是中国人,他们视亲人为最亲密的人
- 救荒罕长策,望雨先作云。
- 注释:救荒缺乏有效的策略,只能祈祷下雨带来希望
- 乞物思裴令,捐益欲周贫。
- 注释:向裴令求取救济物资,捐出自己的财物来帮助贫困的人
- 庶几有秋获,比闾庆食新。
- 注释:希望能够得到秋天的收成,邻里间互相庆贺收获新粮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同情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