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但参禅,风幡任往年。
欲知不二法,别自有三天。
慧火乾坤尽,皈心海月悬。
西来无所事,何用七灯传。
谒六祖禅师
久坐但参禅,风幡任往年。
欲知不二法,别自有三天。
慧火乾坤尽,皈心海月悬。
西来无所事,何用七灯传。
注释:
- 久坐但参禅:长时间地坐着只是专心致志地修行禅宗的教义。
- 风幡任往年:风吹动的幡旗随处飘扬,就像年复一年过去一样。这里的“年”指的是佛教中的四时,象征时间的流逝。
- 欲知不二法:想要理解真正的佛法,它不是二元对立的(即非此即彼的概念)。
- 别自有三天:这里指的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方法或境界,与一般的禅宗修行有所不同。
- 慧火乾坤尽:慧光如同太阳一般普照万物,将宇宙间的一切照亮。
- 皈依心海月悬:归依于内心的海洋,月亮悬挂其中,比喻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清澈。
- 西来无所事:西方的佛陀从印度出发,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他操心。
- 何用七灯传:为什么还需要七盏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呢?在这里,七盏灯可能象征着传统佛教中的七佛、七宝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描绘禅宗修行的场景,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独特魅力和方法。诗中强调了“不二法”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此外,诗中也提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清澈。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何用七灯传”,表达了对传统佛教修行工具的质疑。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神秘和深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