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迂穷日夕,山近逼氤氲。
策杖回青霭,披衣染白云。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
一过莲池上,泉声到处闻。

初入罗浮山径,路迂穷日夕,山近逼氤氲。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刚踏上罗浮山的山径时,只见道路蜿蜒曲折,天色已晚。这里的“罗浮”指的是罗浮山,是广东省惠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迂回”形容山路弯曲曲折,而“穷日夕”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行走至天黑时的疲惫之感。

策杖回青霭,披衣染白云。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下山后的景象。“策杖”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一种步行方式,手持拐杖以助行走。而“青霭”和“碧云”都是形容天空中飘散的云雾,这里用来形容山间的景色如画卷般美丽。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的细节。“苔痕”是指地面上生长的苔藓痕迹,而“树密”则形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这些景象在诗人眼中虽然美丽,却因树木过于密集、苔藓痕迹太过明显而难以辨认。

一过莲池上,泉声到处闻。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走过莲花池上方时的情景。“莲池”通常是指池塘中的莲花,而“泉声”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当诗人走过莲花池上方时,可以听到四处传来的泉水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罗浮山的山径、云雾、苔藓、树木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中的每一个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同时,诗歌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