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
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
仙人曾作令,居士亦称侯。
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解析诗句,看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对全诗进行赏析。

“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这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诗人从上到下依次写诸峰、大石楼和白云洞三处景色。诸峰:指群山。青霭:指云雾。

第二联“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这两句是说,我来到此地,是为了问一声:“你们朱明馆与大石楼哪一个更好?”朱明馆:即朱明洞。相传为汉代仙人张道陵炼丹之处,故名。

第三联“仙人曾作令,居士亦称侯”。“曾”字,用得妙,有“曾经”的意思。这里既表示自己对仙人的景仰,也表现自己对梁幼宁明府的敬重。

末联“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乘鸾”二字,暗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意,表达了诗人对梁幼宁明府的敬慕之情。

【答案】

①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群山环抱;洞口云雾缥缈)。②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询问哪个地方更美)。③仙人曾

作令,居士亦称侯(自称是位隐士)。④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希望梁幼宁明府能来游览,留下佳作)。⑤赏析:

此诗描写大石楼及云洞风光,抒写作者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第一首以大石楼为中心,先写众峰环立,云雾缭绕;再写大石楼下的白云洞,幽深莫测。第二首以朱明馆为参照物,

以比大石楼,突出大石楼的秀丽。第三首借仙人、居士自喻,表达自己愿像仙人那样隐居山林的愿望。第四首希望梁幼宁明

留下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