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亭三径长芙蕖,何物朝来长者车。
疏草旧传青琐闼,干旌今枉白云庐。
檐空种竹深成巷,窗静来禽宛傍书。
盛世亦知无缺补,归朝封事问何如。
古诗《莆阳给谏戴公枉临斋中》的原文如下:
荒亭三径长芙蕖,何物朝来长者车。
疏草旧传青琐闼,干旌今枉白云庐。
檐空种竹深成巷,窗静来禽宛傍书。
盛世亦知无缺补,归朝封事问何如。
将逐句进行解析。首先,“荒亭三径长芙蕖,何物朝来长者车。” 描述了一座荒芜的小亭和三条通往深处的道路,以及早晨来的一位年长的客人所驾车辆。这里的荒亭、三径和芙蕖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接着,“疏草旧传青琐闼,干旌今枉白云庐。” 提到了古老的门扉和飘扬在天空的旌旗,可能暗示着某种历史的变迁。
诗中的“檐空种竹深成巷,窗静来禽宛傍书。” 描绘了庭院深深、竹林幽深的景致,以及窗内安静地摆放着书籍,体现了一种闲适和雅致的生活态度。最后,“盛世亦知无缺补,归朝封事问何如。” 则表达了诗人对盛世太平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历史变迁、生活情趣以及政治理想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通过对关键词的注释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