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
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
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
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
咏史
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
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
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
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
译文:
世态人情两相违,道德与世事都蒙污。
显贵或隐退自有定数,何必在乎得失荣枯?
大圣王警惕时运不利,行事艰难难以成功。
鲁仲连坚持高尚节操,拒绝秦惠王的尊宠和重赏。
司马相如拥有双璧美玉,进入秦国后被放逐。
范雎身为囚徒却成为国家栋梁,一朝得志便举国归心。
如果只是拥有万乘之国的权势,为何还要顾忌个人名誉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讽刺统治者的作品。诗人借古讽今,以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为象征,批评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人。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鲁仲连、司马相如等,他们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成为了诗人心中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