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矗巍峰染黛烟,层崖千丈泻飞泉。
晴光海色浮天外,掩映山容落几前。
古寺晓钟依谷响,野僧夕照带瓢还。
芙蓉峭削凌空翠,撑住东方半壁天。
诗句释义
1 矗矗巍峰染黛烟 - “矗矗”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巍峰”即高大的山峰。“染黛烟”指山峰被云雾染成深蓝色,如同女子的妆容一般。
- 层崖千丈泻飞泉 - “层崖”意指山崖层层叠叠。“千丈”表示高度很高。“飞泉”指从悬崖上奔流而下的泉水。
- 晴光海色浮天外 - “晴光”即晴朗的阳光。“海色”指海面的颜色。“浮天外”形容阳光和海色仿佛在空中飘荡,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 掩映山容落几前 - “掩映”指互相遮掩。“山容”即山的形状或景色。“落几前”指山的影子落在几案之前,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 古寺晓钟依谷响 - “古寺”即古老的寺庙。“晓钟”指清晨的钟声。“依谷响”形容山谷回响着钟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
- 野僧夕照带瓢还 - “野僧”指在野外修行的僧人。“夕照”指夕阳的照射。“带瓢还”指带着饭钵返回寺庙。
- 芙蓉峭削凌空翠 - “芙蓉”即荷花。这里借指荷叶上的露珠。“峭削”形容荷叶非常挺拔。“凌空翠”形容荷叶翠绿欲滴,仿佛要冲破水面飞向天空。
- 撑住东方半壁天 - “撑住”意为支撑。“东方”指太阳升起的方向。“半壁天”形容荷叶像半边天空那样广阔,给人以壮丽之感。
译文与赏析
站在望海东峙的山巅,只见高耸入云的山峰被云雾染成了深蓝色。层层叠叠的崖壁高达千丈,从山间流淌出飞泉如注。晴朗的天空中,海色与天边融为一体,仿佛连天际都变得模糊了界限。山影倒映在几案之前,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古老寺庙的晨钟在山谷中回响,给这幽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份庄重的氛围。傍晚时,野僧们背着饭钵返回寺庙,留下了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致。那片荷叶如翠绿欲滴的荷花,挺拔地支撑着整个东方的天空,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之美。整首诗通过对望海东峙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