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挥泪看钟阜,零落梅花绕树飞。
宗国故宫嘶战马,孝陵荒草卧肥豨。
杏开乍见红成市,柳暗初嫌碧掩扉。
怪煞俗人如傀儡,明朝拼与世相违。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此诗为题壁,故首联写钟山之景。“我来挥泪看钟阜”,意思是我来到钟山,挥泪观看钟山。“挥泪”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钟山的无限眷恋。“钟阜”是钟山的别称,钟山位于南京市东北,是南朝四代都城建康(今南京)的中心地带,山上有紫金山天文台。钟山以“钟”名,是因为山上有一口古时著名的钟——报恩寺石刻大钟,相传此钟于唐天宝十年(751年)铸造,重达46吨,高2.13米,上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大报恩寺”。钟声洪亮,远播百里之外。“零落梅花绕树飞”,意思是树上飘落着残梅,像飞舞的蝴蝶一样。“零落”是指凋零零落的样子,“梅花”指梅花树的花朵。“绕树”即围绕在树上。“飞”在这里形容花落的姿态轻盈。

颔联写宫苑之景。“宗国故宫嘶战马”,意思是宗国的宫殿里,战马嘶鸣。“宗国”是南朝陈的别称,因陈武帝起自民间,封其弟为梁王,后陈武帝建立政权,定都建业(今南京)。“故宫”指陈朝的皇宫。“嘶”是马叫的声音,这里借指战马。“孝陵荒草卧肥豨”,意思是孝陵荒芜的草地上躺着一只肥硕的野猪。“孝陵”指南朝陈后主的坟墓,在今天的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荒草”指野草。“卧”指躺卧。“肥豨”指肥大的野猪。“孝陵荒草”指的是墓地上的荒草;“卧肥豨”指躺在地上的肥大野猪。“孝陵”是南朝陈的皇帝墓穴,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卧肥豨”比喻了墓地上的野草丛生,而野猪却在其中安然栖息。

颈联写自然景色。“杏开乍见红成市”,意思是杏花开了,看见满地都是红色。“杏花”指杏树的花。“乍见”指突然看到。“红成市”指红色的花瓣铺满了大地。“柳暗初嫌碧掩扉”,意思是柳叶已经长得茂密了,但门扉却被翠绿的树叶遮住了。“柳暗”指柳树的枝叶浓密,遮蔽了门户。“碧掩扉”指青翠欲滴的树枝遮掩住了门户。“初嫌”是开始嫌弃的意思。“碧”指青绿色。这两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杏花”、“柳树”都是春天的象征,“红成市”“掩扉”都描绘了春天的色彩和气氛。

末联用比衬手法写世态炎凉。“怪煞俗人如傀儡”,“傀儡”原指木偶,这里指被驱使、操纵的对象。“怪煞”是奇怪极了的意思。“如傀儡”比喻那些世俗之人如同傀儡被人操纵一般。“明朝拼与世相违”,“拼与世相违”意思是明天我要与世道相背而行。“拼与”是决绝的意思,“与世相违”就是背离世人的做法。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要远离尘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作是作者题于龙泉寺壁上的,所以题为“题壁”。首联写自己来到钟山,挥泪观看钟山。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山上有著名的古刹报恩寺,寺内有一口巨大的古钟,据传此钟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铸成,重达46吨,高2.13米,上面镌刻着《金刚经》,钟声宏亮,可传百里以外。诗人来到这里,面对钟山,不禁感慨万端:“我来挥泪看钟阜。”钟山,是当年南唐都城建康的所在,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诗人在这里挥泪观瞻,可见他对过去的历史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

次联写钟山旧日宫苑。“零落梅花绕树飞”,说的是树上飘落着残梅,像是飞舞的蝴蝶一样。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也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格,诗人在这里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繁华一时的钟山如今荒凉不堪:战马不再嘶鸣,只有荒草中躺着肥大的野猪。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昔日辉煌不再、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接下来两联写自然景色。“宗国故宫嘶战马,孝陵荒草卧肥豨”,说的是宗国宫殿里的战马仍然嘶叫着,但是孝陵的荒草之中却卧着一头肥大的野猪。这两句话表面上看似互不相关,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味:宗国是南朝陈的都城,曾经有过辉煌的往事;然而如今,昔日的皇宫早已破败不堪,只剩下几匹战马在嘶叫;而曾经繁华无比的孝陵,如今却只剩下杂草丛生,野猪在其中悠闲地觅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最后两联直抒胸臆。“杏开乍见红成市,柳暗初嫌碧掩扉”,说的是春天到了,杏花盛开了,到处都是红色的花海,而柳树则已经长出了茂盛的叶子,遮住了门户。然而,这些美丽的春色并不能让诗人感到快乐,反而让他产生了一种孤独的感觉:“怪煞俗人如傀儡”,他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世俗之人就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一样。“拼与世相违”,他表示决心要与世道相背而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钟山的自然景色以及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高洁品质、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