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鹊何处声查查,夭桃一树红蒸霞。美人忽听心自喜,卷帘遥对启窗纱。
恐惊枝上鸟,未折枝上花。花任啄残应不惜,早教归信来天涯。
桃花双鹊图
双鹊何处声查查,夭桃一树红蒸霞。美人忽听心自喜,卷帘遥对启窗纱。
恐惊枝上鸟,未折枝上花。花任啄残应不惜,早教归信来天涯。
注释:
- 双鹊:指两只喜鹊在树上鸣叫。
- 声查查:声音清脆悦耳。
- 夭桃:盛开的桃花。
- 心自喜:心里感到高兴。
- 卷帘:推开窗户。
- 未折枝上花:没有折断枝头的花朵。
- 教:希望。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双鹊、桃花、枝上鸟等物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首句“双鹊何处声查查”,以双鹊的鸣叫声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双鹊在枝头欢快地叫着,仿佛是自然界的交响乐团,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夭桃一树红蒸霞”,进一步描写桃花的美丽景象。夭桃即盛开的桃花,红色的花瓣如同蒸腾的霞光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里的“红蒸霞”形象地描绘出了桃花的艳丽与娇嫩,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第三句“美人忽听心自喜”,以美人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景象。美人听到双鹊的鸣叫声后,内心感到非常高兴,仿佛是听到了春天的好消息。这里运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人的喜悦之情与自然景致相联系,使诗歌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第四句“卷帘遥对启窗纱”,描述了诗人自己的举动。为了更清晰地观赏桃花,他推开窗户,卷起窗帘,与外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卷帘”与“启窗纱”都是诗人为了欣赏美景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
第五句“恐惊枝上鸟,未折枝上花”,诗人担心惊扰到枝头的鸟儿或花朵。这里的“恐惊”、“未折”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珍视。
最后一句“花任啄残应不惜,早教归信来天涯”,以花的意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即使被鸟啄食,花朵依然毫不吝惜,仍然愿意早早返回远方。这里的“啄残”、“早教”都表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歌通过对双鹊、桃花、枝上鸟等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倡导,呼吁人们要珍惜并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