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正凄迷,千山入九溪。
路危频下马,午过不闻鸡。
秃树疑人立,荒禽作怪啼。
孤烟生远垒,隐隐动昏鼙。

【注释】

九溪: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部。

路危频下马:路上危险,多次下马。

午过不闻鸡:中午经过时,听不到鸡鸣声。

秃树疑人立:光秃的树像人站立。

荒禽作怪啼:荒废的鸟鸣叫声怪异凄厉。

孤烟生远垒:远处山垒上的炊烟袅袅上升。

隐隐动昏鼙(pī):隐约可见远处山岭上战鼓声隐隐传来。

【赏析】

《九溪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两首五言古诗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二首)。这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第一首描写了秋日行于九溪道中的凄凉情景,抒发了作者的悲凉情怀;第二首则通过描绘千山、野禽等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同时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不安。全诗以“愁”字贯穿始终,情感丰富而深沉。语言简练生动,意境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秋意渐浓,林逋独自行走在九溪道中,一路上风景优美,但内心深处的忧愁却无法排遣。他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秋思正凄迷,千山入九溪。”秋天,万物凋零,草木萧瑟。在这寂静的山林之中,林逋独自行走,心中充满了愁绪。他看到千山连绵起伏,仿佛进入了九溪道中。这里的“九溪”,指的是杭州西面的一条小河,它穿过许多山岭,形成了美丽的景观。

“路危频下马,午过不闻鸡。”由于山路险峻,林逋不得不频频下马步行。中午时经过这里,竟然听不到鸡鸣声。这说明此时天色已晚,周围一片寂静。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行动,进一步烘托出林逋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情。

“秃树疑人立,荒禽作怪啼。”林逋抬头望去,只见那些光秃秃的树木好像有人站立的样子。这些荒废的鸟儿发出怪异的叫声,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些细节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和林逋内心的孤独感。

“孤烟生远垒,隐隐动昏鼙(pī)。”远处的山垒上升起了一缕孤烟,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隐约可见远处山岭上战鼓声隐隐传来,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些诗句通过描绘周围的声音和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林逋内心的孤独和忧郁。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周围的氛围,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林逋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细节描写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