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来春夕,溶溶月满亭。
忽闻歌白雪,独坐叹晨星。
蜡炬生花赤,沉烟作缕青。
故人妨促席,肠断暮云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1)
大兴隆寺斋居次韵简何中舍仲默:在大兴的寺庙里安顿下来后,给简何写了一首诗,并附上这首诗的注解。大兴隆寺,即大兴隆寺塔。此诗为七绝,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作品。
(2)
古寺来春夕,溶溶月满亭:春天的夜晚,月光洒满了庭院。溶溶,指水光泛动的样子。
(3)
忽闻歌白雪,独坐叹晨星:忽然听到歌声,像《白雪》一般清脆悠扬;独自坐着感叹星星在清晨就隐没了。
(4)
蜡炬生花赤,沉烟作缕青:蜡烛燃烧发出红红的光,烟气袅袅化作一缕青色。
(5)
故人妨促席,肠断暮云停:老朋友因为有事耽误了聚会,使我不禁肠断。暮云,夕阳西下时,天边残留的那抹余晖。
【答案】
(1)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画,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2)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歌声”比作“《白雪》一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内心的感慨与惆怅。
(3)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蜡烛的燃烧和烟气的变化形象地描绘出来。其中,“蜡炬”指的是蜡烛,“生花赤”和“作缕青”则分别描绘了蜡烛燃烧时发出的红色光芒和烟气袅袅升起的景象。
(4)尾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因故不能赴约的无奈和遗憾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哀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的诗作。首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卷,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歌声”比作“《白雪》一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内心的感慨与惆怅。颈联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蜡烛的燃烧和烟气的变化形象地描绘出来。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因故不能赴约的理解和体谅。尾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因故不能赴约的无奈和遗憾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