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足秋雨,幽兴迥难亲。
理悟床头易,香酣瓮面春。
乡评今视昔,世态假疑真。
何夕西城月,清谈共可人。
【注释】
次韵酬谢内翰以中仍期枉顾:此诗是诗人对谢良佐的答赠之作。次韵,指和原诗用同一韵部,字数相同的诗词。酬谢内翰,指谢良佐。以中,指张中行。枉顾,屈尊光临。
高斋:书房。秋雨:秋天的细雨。
幽兴:幽雅、高雅的兴致。迥难亲:难以亲近。
理悟:领悟道理。床头:书案。
易:容易。瓮面:酒瓮口沿。春:酒味。
乡评:乡里的评议。视昔:看待从前。
世态:世间的人情世故。假:虚假。
何夕:何时。西城月:傍晚的月亮。清谈:清正的谈话。人:亲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酬谢良佐的答赠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谢良佐的敬仰之情。诗人在高斋中独坐,思绪万千,心中涌现出许多美好的意境。他想到了与谢良佐共度的时光,那时他们共同欣赏着书中的智慧,互相交流着心中的感悟。如今,时光已经过去,但那些美好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诗人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酬谢良佐的作品。
首联“高斋足秋雨,幽兴迥难亲。”描述了诗人独坐在高斋中的情景。秋雨绵绵地落下,给高斋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气氛。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隔离开来。
颔联“理悟床头易,香酣瓮面春。”则是诗人对于读书的感悟。他认为,只要用心去领悟,书中的道理就很容易理解,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人心。同时,他也体会到了读书时的乐趣,那种沉浸在书中世界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快乐。
颈联“乡评今视昔,世态假疑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他认为,现在的乡评与以前的评价不同了,现在的人们往往只看重表面的现象而忽略了本质的东西。而世态炎凉更是让诗人感到无奈。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而是坚信只有真诚待人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信任。
尾联“何夕西城月,清谈可人。”则是诗人对与谢良佐共赏西城月夜的畅想。他想象着与谢良佐一起在月光下畅谈人生哲理的情景,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啊!
整首诗通过对秋雨、读书、乡评、世态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