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方同楚客伤,峥嵘一树好秋光。
谁从月窟移仙种,独把天香殿众芳。
玉露濯枝丛浅碧,金丹点蕊破轻黄。
广寒记得曾攀折,屈指于今己十霜。

【注释】

摇落(yáoluò):落叶;凋零。同楚客:指屈原。《楚辞·九歌》中有《湘君》一篇,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为屈原所作。

峥嵘(zhēngróng):形容树木挺拔高峻。

月窟:神话传说中月亮的洞穴。

屈指:用手指计算。

广寒宫:即广寒门,是传说中的宫殿名,这里泛指月宫。

攀折:指摘取或攀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看到长沙分司竹桂橘三棵都长于南方,而其中的一棵又为南州之高品时,有感而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四联对仗工整。前三联写竹桂橘三树的秀美和作者的赏爱,第四联则写自己因怀念友人而引起的感慨。

首联“摇落方同楚客伤,峥嵘一树好秋光”,意思是说,当树叶飘零的时候,我与屈原一样都伤感,然而这棵树却有着秋天的美好。诗人以屈原自喻,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颔联“谁从月窟移仙种,独把天香殿众芳”,意思是说,这棵竹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是有人把它从月亮上移植过来的呢?它独自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让其他花草黯然失色。这里的“月窟”、“天香”等词,既描绘了竹子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颈联“玉露濯枝丛浅碧,金丹点蕊破轻黄”,意思是说,它的枝叶被露水洗得如同浅绿色的玉,花蕊被金丹点染后散发出淡黄色的光彩。这里的“玉露”、“金丹”等词,既描绘了竹子的颜色和形态,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尾联“广寒记得曾攀折,屈指于今己十霜”,意思是说,我记得曾在月宫里攀过这棵竹子,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年了。这里的“广寒”、“屈指”等词,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