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炬薰天蔟紫坛,露华星彩溢虚寒。
五云望切威严地,四渎名叨奠献官。
礼乐雍容三代盛,精诚感格百神欢。
遭逢未有涓埃报,拟赋甘泉寓责难。
郊祀分献四渎坛二首
列炬薰天蔟紫坛,露华星彩溢虚寒。
五云望切威严地,四渎名叨奠献官。
礼乐雍容三代盛,精诚感格百神欢。
遭逢未有涓埃报,拟赋甘泉寓责难。
注释:
列炬:指排列的火把。薰天:使天空都被照亮。蔟紫坛:在紫色坛上排列火把。露华:指露水珠。星彩:指星光和色彩。溢:充满。五云:指天上五色云。望切:仰望。威严地:指庄严威严的地方。礼乐:指祭祀时的音乐和仪式。雍容:庄重从容。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精诚:真诚的心意。感格:感动。百神:指所有的神。欢:愉快。遭逢:遇到。涓埃:微小的贡献或功劳。拟赋:拟作赋体文章。甘泉:即甘泉宫,汉代皇帝所居之地。寓责难:寄托着责备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祭祀活动场面的诗,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人以精湛的语言描绘了祭祀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句“列炬薰天蔟紫坛,露华星彩溢虚寒。”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火光冲天的壮观场面,以及星光闪烁、露水晶莹的美好景色。这些景象不仅展示了古代祭祀仪式的盛大与隆重,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庄重仪式的敬畏与赞美。
第二句“五云望切威严地,四渎名叨奠献官。”则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现场的氛围。五色的云彩象征着帝王的权威,而“四渎”则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四大河流,代表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大义的尊崇以及对祭祀仪式的神圣性的认可。
接下来的两句“礼乐雍容三代盛,精诚感格百神欢。”则是对古代祭祀仪式中礼乐制度的赞扬。诗人通过“雍容”一词,表达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和谐;而“精诚”一词则强调了祭祀者真诚的情感表达。这两句诗既体现了对古代礼乐制度的尊重,也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神圣性的认同。
最后两句“遭逢未有涓埃报,拟赋甘泉寓责难。”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和使命的思考。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忠诚与责任。他虽然遭遇了许多困难与挫折(未遇有涓埃报),但他仍怀揣着为国为民的情怀,准备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拟赋甘泉寓责难)。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展示了他对国家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