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离别书仍断,三处相思梦忽通。
旅食不知滁泰远,追欢如在浙江东。
秋来祗负茱萸插,岁晚还期鸿雁同。
自小翱翔予最后,而今四十欲成翁。
【注释】
纪梦:记梦。
两年:一作“两月”。离别书:别离的书信。仍断:依然断绝。
三处:指滁州、泰州、浙江。
旅食:寄食他乡,旅居异乡生活。
不知:不晓,不明。
追欢:追忆欢乐时光。如在:好像还在眼前。浙东:浙江省东部。
负:插,插茱萸于门以辟恶气。茱萸,一种香草,其果可入药。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期:希望。
自小:自幼,从小就。翱翔:展翅飞翔,比喻有远大的抱负或才能。予最后:指我最终能有所成就。
成翁:成年的人,这里指年老的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滁州时所作,是一首纪梦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感慨。
首联写离愁别绪,诗人离别了书信已经断绝,但是相思之情却忽然通达起来。这里的“断”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通”字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欣喜与期待。
颔联通过对比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滁州、泰州和浙江都是诗人的故乡,而此时却分别在这三地,无法相聚。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不知”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陌生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熟悉感。
颈联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秋天来临,只能独自插茱萸于门以辟恶气,而在岁晚之时,又盼望着鸿雁能同归。这里的“只”“负”等字,都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尾联写自己对未来岁月的感慨。从小展翅高飞,如今四十岁了却已成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通过梦境中的思乡之情、追忆往事之情、对人生未来的感慨等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