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舆迢递海东仙,帝里恩光照寿筵。
天近重阳才二日,人过七帙已三年。
菊花泛酒黄封好,锦服趋庭彩戏便。
一曲南山漫相祝,可酬当日柏舟篇。

我们来理解诗句的含义:

  1. “板舆迢递海东仙” —— 这一句描述了母亲乘坐的板舆(一种古代出行工具)跨越重重山水来到了东海之滨。”迢递”意味着遥远和漫长,”仙”则是形容母亲如同仙人一般高贵优雅。

  2. “帝里恩光照寿筵” —— 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母亲的恩泽如同阳光一样照耀在她的寿宴上,意味着皇帝对母亲的关爱和尊重。

  3. “天近重阳才二日” —— 这句诗的意思是母亲的生日就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登高远望、赏菊饮酒的习俗。

  4. “人过七帙已三年” —— 这句话表明母亲已经过了七次生日,也就是说她活了七十岁。”帙”在这里指的是年数的计算单位,一帙相当于三十年。

  5. “菊花泛酒黄封好” —— 这一句描述了母亲在庆祝生日时,享受美酒的情景。”黄封”是指帝王所赐之物,此处指寿礼。

  6. “锦服趋庭彩戏便” —— 这里描绘的是母亲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家中愉快地玩耍。”锦服”代表华贵的服装,”庭”指家,”彩戏便”表示游戏和娱乐。

  7. “一曲南山漫相祝” —— 这句诗意为母亲在南山下,悠然自得地唱着歌,祝愿长寿。南山在中国诗歌中常被用来象征长寿。

  8. “可酬当日柏舟篇” ——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报答母亲昔日的恩情,就像古代诗歌《柏舟》中的“可酬”之意。

让我们根据这些解释,给出这首诗的完整译文:

板舆迢递海东仙,帝里恩光照寿筵。
天近重阳才二日,人过七帙已三年。
菊花泛酒黄封好,锦服趋庭彩戏便。
一曲南山漫相祝,可酬当日柏舟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母亲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从板舆到寿筵,再到南山下的祝福,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