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峰如削透林端,面面生云翠作团。
安得池盆宽十亩,贮来庭院倚栏干。
《入施州杂咏六首·其一》是明朝诗人潘希曾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 诗句释义:
- 好峰如削透林端:形容山峰陡峭如刀削般锋利,直插林间。
- 面面生云翠作团:描绘山峰四面被云雾环绕,仿佛绿色的团块。
- 安得池盆宽十亩:表达了想要在庭院中设置一个水池或盆景的愿望,希望它能容纳广阔的空间。
- 贮来庭院倚栏干:将水池或盆景放置于庭院中,倚靠在栏杆上欣赏。
- 译文注释:
- 好峰:美丽的山峦。
- 如削:像刀一样直。
- 透:穿透。
- 林端:树木的末端。
- 生云翠作团:四周被云雾环绕,形成绿色的团状。
- 安得:如何能。
- 池盆:水池与盆景。
- 宽:宽阔。
- 十亩:十亩地,面积很大。
- 贮:存放。
- 庭园:庭院。
- 倚:依靠。
- 栏干:栏杆。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 诗中的“面面生云翠作团”形象生动,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山峰以生命和情感。
- “安得池盆宽十亩”表达了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入施州杂咏六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