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何必高,山高徒峻嶒。
乐水何必深,水深或崩腾。
岭南小金山,一水碧洄萦。
香火何代寺,空阶蚀潮痕。
地绝往来少,林幽鸟弄音。
登眺凌虚空,恍在扬子心。
还疑清浅流,盈盈到蓬瀛。

广州小金山

乐山何必高,山高徒峻嶒。

乐水何必深,水深或崩腾。

岭南小金山,一水碧洄萦。

香火何代寺,空阶蚀潮痕。

地绝往来少,林幽鸟弄音。

登眺凌虚空,恍在扬子心。

还疑清浅流,盈盈到蓬瀛。

译文:
乐山何必追求高大,山高徒增峻峭。
乐水何必追求深邃,水深可能翻腾。
岭南有座小金山,碧波回环宛若游龙。
这座寺庙何时修建?只留下空荡的台阶和被潮水侵蚀的痕迹。
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往,林中鸟儿欢声笑语。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仿佛置身于扬雄的心中。
又怀疑那清澈的小溪,轻轻流淌到蓬莱仙岛。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佛山风景的诗,通过对佛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山的喜爱之情。
首联:“乐山何必高,山高徒峻嶒。乐水何必深,水深或崩腾。”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山不需要太高,只要有足够的高度就可以展现其雄伟;水不需要很深,只要有足够的深度就可以展现出其奔流不息的活力。这种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颔联:“岭南小金山,一水碧洄萦。香火何代寺,空阶蚀潮痕。”这两句诗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佛山的景色。“一水碧洄萦”描绘了佛山湖水的美丽景象,“蚀潮痕”则形象地描述了佛山湖水与潮水的互动关系,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佛山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佛山的深厚感情。
颈联:“地绝往来少,林幽鸟弄音。”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佛山的宁静美景。“地绝往来少”描绘了佛山地区人烟稀少的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林幽鸟弄音”则展现了佛山森林中的鸟鸣声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佛山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的追求。
尾联:“登眺凌虚空,恍在扬子心。”最后一句诗更是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凌虚空”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佛山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恍在扬子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佛山的深深眷恋之情,仿佛置身于扬雄的心中一般,表达了对佛山的深深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佛山的深深眷恋之情,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