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倚高阁,山水兴遐思。
翩翩南翔雁,尺书忽见贻。
美人湖东云,为霖方济时。
书传阳春曲,三叹音有遗。
顾惭驽骀质,长途浪追随。
尚幸托宿契,着鞭敢后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
岁暮倚高阁,山水兴遐思。
岁末之际,倚靠在高高的阁楼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山水的遐想。这里的“高阁”可能指的是某个高处,如山巅或楼台,而“倚高阁”则表示诗人在高处俯瞰或沉思。
翩翩南翔雁,尺书忽见贻。
南飞的大雁轻盈而优雅,忽然之间,一封书信意外地送到了手中。这里用“翩翩”形容大雁飞翔的样子,而“尺书”则是指书信的长度。
美人湖东云,为霖方济时。
美丽的女子就像湖边的云彩一样,正在帮助解决雨季的干旱问题。这里的“美人”指代那位帮助解决困难的女士,而“为霖方济时”则表示她在帮助解决问题。
书传阳春曲,三叹音有遗。
通过书信,我传递了一首春天的歌曲,但我的叹息声却无法完全传达出来。这里的“阳春曲”可能是指一种美好的歌曲,而“三叹音有遗”则表示诗人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情感。
顾惭驽骀质,长途浪追随。
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的资质平庸(驽骀),所以在长途中只能跟随别人。这里的“驽骀”指的是不出众、不突出的人,而“长途浪追随”则表明诗人只能随波逐流,无法独立前行。
尚幸托宿契,着鞭敢后期。
幸运的是,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默契(宿契),所以我敢于冒险尝试(着鞭敢后期)。这里的“宿契”可能是指长久的朋友关系,而“着鞭敢后期”则表示诗人愿意冒险尝试。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一位帮助他解决困难的女子的感谢之词。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岁末之际登上高阁,遥望远方的山水,心生遐想。然后,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南飞大雁的信,信中表达了这位女子正在帮助解决雨季的干旱问题。诗人还通过书信传递了一首春天的歌曲,但由于他的叹息声无法完全传达出来,所以感到有些遗憾。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资质平庸的感慨,但在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默契下,他仍然敢于冒险尝试。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人生旅途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