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深处指瑶京,六寺名存半有僧。
松顶待栖孤鹤稳,溪流时照野花明。
空题御笔高秦望,谁问桃源到武陵。
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证无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访云门的景象,通过对云门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第一句“五云深处指瑶京”,描述了诗人站在高高的云端之上,遥望着远方的瑶京。这里的五云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五味杂陈,而瑶京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国。

第二句“六寺名存半有僧”,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生活的感慨。虽然这些寺庙的名字仍然保留着,但是其中大部分已经不再有人居住,只剩下僧人在寂静中修行。

第三句“松顶待栖孤鹤稳”,描绘了一幅孤独的鹤群在松树上栖息的画面。这里的孤鹤象征着诗人自己,他在寻找心灵的归宿,但最终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第四句“溪流时照野花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溪流清澈见底,野花在阳光下绽放,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五句“空题御笔高秦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御笔题词的感慨。皇帝的御笔是权威的象征,但是在这里却被赋予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义,象征着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心境。

第六句“谁问桃源到武陵”,表达了诗人对于桃花源传说的感慨。桃花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理想世界,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忘记了追求这种美好的愿望。

第七句“灯影长明风雨夜”,描绘了一幅风雨之夜,灯光照亮的场景。这里的灯光是诗人内心的光芒,即使在风雨之夜,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第八句“独令终古证无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不朽。

整首诗以云门为背景,通过对云门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慨。诗人通过诗歌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