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守在四夷,疆场有常处。
江河苟推迁,难作太平语。
当其城破时,山川皆惨沮。
平生忠义魂,此夕荡羁旅。
千秋万岁名,可以并张许。
人生不百年,苟活亦何取。
【注】李太华:作者的表弟。宁德令,即宁德军判官。倭寇:日本侵略者。封守:镇守。疆场:边疆。推迁:迁移。羁旅:流落他乡的旅人。张许:唐代名将张仁愿,以忠义闻名。苟活:《三国志》卷九《蜀志·马超传》:“马超曰:‘丈夫生居天地间,安能郁郁久不出头建尺寸之功,老当益壮,宁甘伏久,而制作于人耶?’”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所作的诗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战争的看法。
第一二句“哭李太华时为宁德令倭寇陷城死节”,表达了诗人对表弟李太华的悼念之情。李太华为了保卫国家,在被倭寇围攻的城池中殉难,他的忠诚与勇敢让诗人深感痛心。
第三句“封守在四夷,疆场有常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虽然国土辽阔,但需要有人守护,这是一项永恒的任务。
第四句“江河苟推迁,难作太平语”,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如果江河都迁移到了其他地方,那么我们就无法谈论和平了。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五六句“当其城破时,山川皆惨沮”,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当敌人攻破城墙的时候,山河都变得凄凉而悲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的感受。
第七八句“平生忠义魂,此夕荡羁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用“平生忠义魂”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而“此夕荡羁旅”则表达了自己身处战乱之中,无法回家的无奈和悲哀。
第九十句“千秋万岁名,可以并张许,人生不百年,苟活亦何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能够活多久,而在于他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即使生命有限,也应该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他对祖国、人民和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