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抒情,后两句劝慰友人,最后以“童叟卧攀辙,行矣不可违”,作结。 其一 “忆昔孤台月,尝照好怀开。”回忆往昔,那一轮明亮的孤月,常常照着自己美好的心情而舒展开来。“孤台月”指作者在惠州任职时建的一座小亭子,因作者自号“孤台居士”。“孤台月”是作者在惠州期间的名胜之一。“尝照好怀开”,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轮明亮的孤月,常常照着自己美好的心情而舒展开来
【诗句释义】 野寺湖山景,月上绿杨堤。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行行凌霄汉,薇屏壮猷为。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 【译文】 野寺的湖山景色,月光洒在绿色的柳堤上。 矫健的黄雀鸣叫不停,飞过水面显得更加欢快。 离开你后,我穿上了惠锦的衣裳,住进了白云的居处。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艰难的诗,通过对旅途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泥行路(第1句) 积雨犹天阴,徒行滑只脚。顾此冰渊危,凛凛轰雷掣。 译文: 雨水依旧阴沉天空,行走在湿滑的道路上。看到前方冰封的危险深渊,听到雷声轰鸣令人心悸。 注释: 积雨犹天阴:天气阴沉,意味着即将下雨或已经下了雨,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徒行滑只脚:行走在湿滑的道路上,脚会打滑
这首诗是陈舜夫在离开诏安县后,经过游离山又返回罗浮山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翩翩数日程,驰驰复千里。 【注释】:形容行程之快,如行云流水般迅速。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再度相聚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旅途奔波的辛劳以及与朋友重逢的喜悦。"翩翻"二字形容其行走之速,仿佛只是几个时辰的工夫。接着用"驰"字描绘了路途遥远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康衢久荆榛,千载行踪少。 - 注释:在宽广的官道旁(康衢)长久地长满了荆棘,很少有人行走。 - 译文:广阔的官道旁长时间长满了野草,很少有人行走。 - 曲径事奔驰,纷纷竞妍巧。 - 注释:曲折的小路(曲径)上车辆往来奔驰,人们纷纷展示他们的巧妙和机智。 - 译文:弯曲的小路上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争相展现自己的巧妙和机智。 - 讵意岁寒翁,弄月溪山晓。 - 注释
何者是青天? 这是对天空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敬畏之情。 随处皆明月。 这句话表达了月亮无论在哪里都会出现,象征着光明无处不在。 无弦乃无音,有员终有缺。 这句话意味着没有弦就没有声音,就像圆形的东西总是有缺口一样,强调了事物的不完美和多样性。 涧底水冷冷,树梢风决决。 描述了涧底的水和树上风的声音,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寒冷和急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自饭田中粱,莫餐山上蕨。
诗句大意为:在湖光山色中,蔓菱摇曳着翠绿的波浪,而菡萏则盛开着西斜的光芒。在这美好的景致中,人们饮酒作乐,乡音四起,笑语盈盈。然而,尽管欢声笑语,却仍不免被屡屡触犯和讥笑,这反映出一种无法避免的社交尴尬。 注释 1. 三三复两两:形容人数众多或事物重复,此处可能意味着人们在湖畔聚集的场景。 2. 共偿丰湖约:共同享受湖边相聚的乐趣,丰湖可能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湖泊。 3. 谁云无管弦
【注释】 1. 大路荆榛久:指道路坎坷不平。荆榛,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道路坎坷不平。2. 世途多径蹊:世间的道路有很多条。3. 抛珍事秕莠:抛弃珍贵的东西去追求平庸的东西。4. 觅驴捏目迷:寻找驴子,却把眼睛弄瞎了。5. 卓哉弼唐子:称赞庞弼唐是个有远见的贤者。6. 积载康庄疑:积累了很多财富却怀疑人生道路的平坦与否。7. 扫云结茅静:扫除云雾,搭建茅屋以寻求内心的宁静。8. 见日闻鸣鸡
这首诗是王勃的《送刘生归永丰》,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 - 阴霾如弗作,天地本高广。 译文:天空中的阴云就像没有出现一样,大自然本身是非常宽广和辽阔的。 - 点运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译文:季节的变化就像是在运转中没有停止一样,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都在不停地交替着。 - 自明每自蔽,自病还自医。 译文:自我明亮的时候常常也是自我遮蔽的时候,自己生病时也总是要自己去医治。
次游坡亭韵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 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 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注释: 1. 元气周九垓:宇宙中的元气遍布整个空间。 2. 时阖亦时开:有时闭合,有时打开。 3. 波光涵万象:波光映照出世间万物的景象。 4. 耀彼山之隈:光芒照耀着山的角落。 5. 俯视尘寰袖:俯视这个世界就像袖子一样轻松。 6. 高陟空中台:登上空中的平台。 7. 引盼尼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