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湖山景,月上绿杨堤。
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
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
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
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
行行凌霄汉,薇屏壮猷为。
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
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
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
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

【诗句释义】

野寺湖山景,月上绿杨堤。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行行凌霄汉,薇屏壮猷为。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

【译文】

野寺的湖山景色,月光洒在绿色的柳堤上。

矫健的黄雀鸣叫不停,飞过水面显得更加欢快。

离开你后,我穿上了惠锦的衣裳,住进了白云的居处。

叫仆人拿香炉来,诵读《离骚》,辞藻雄伟如湖海之姿。

往事已成过去陈迹,当前正值国家危亡之际。

一路行走,直向天空中升腾,用高大的门楼来壮大自己的谋略。

静坐烟雾笼罩的山谷,庭院里的花朵影子摇曳不定。

感叹玄妙的道理已经被人堵塞很久了,探索我的双眉,谁能看到其中的奥秘?

鲁阳挥戈,手执长戈,太阳已经快要西沉了,怎么能惊讶它正在西坠。

悠闲自在地思考着,保持谦虚和朴实的态度,不与世俗争强斗胜。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别后的答诗。首四句描绘了湖山美景,并写出了友人离去之后自己的心情变化。“别去惠锦裳”,写诗人离开友人的情景。“紫衣”即紫色衣裳,古代士子所穿的服饰。“落我白云居”,指友人离去之后诗人住进了白云的居所。“云”在这里是比喻,指代友人。“呼童拈香读”一句写诗人在友人离去后的生活状态。“拈香”,就是持香的意思,这里指拿着书卷读书。“辞雄湖海姿”,意谓《离骚》的辞藻雄浑得如同浩瀚的湖水、无边的大海一样博大精深。“湖海”,指浩渺的江湖。这句说:我像《离骚》这样雄壮的文章一样,可以与浩瀚的江湖相媲美啊!“往事已陈迹”,意思是过去的往事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陈迹,而眼前则面临国家的危难。“逢辰”,指逢到好的时机、良辰。“遇”,遇到、碰到,指国事艰难。“忧危”,即忧虑和危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当前国家形势的看法:当前的时局非常危急,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人出来挽救局面。“行行凌霄汉”,写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决心要像登上九天云天那样,挺身而出,拯救天下苍生。“凌霄汉”,指登上云霄之上的高空。“行行”,表示不断前行的样子。“薇屏”,即屏风。“薇”,是一种草本植物,用来制作屏风。“壮猷为”,“猷”是指志向或者抱负,“壮猷”,即宏大的志向或抱负。这里指诗人要为国家大事担当大任。“行行凌霄汉”二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诗人在此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表现了他胸怀天下、拯救国家的决心。“寂寂卧烟坞”,“卧”字用得很有力量,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同时更突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虚庭”,空旷的庭院。“庭”,指院落。“花影移”,写花影随风飘动。这里指庭院中花草凋零的景象。“玄窍嗟久塞”,“玄窍”指的是道家所说的“玄门”,即道教修炼的门户,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关键之处。“嗟”是叹息的意思。“久塞”,长时间被堵塞。“探颐”,即探察面部表情的动作,这里指观察、审视。“谁端倪”、“谁”是疑问词,指谁能够洞察事物的关键之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感叹那些深奥的道理被长期封禁,无法探究其真谛。“鲁阳戈人手”,“鲁阳”,传说中卫国大夫祖禹的名字;“鲁阳戈”,传说中的一种武器,又名“戈”,即戈矛。“手”,即握着的手。“宁讶夕阳时”,“宁”,哪里;“讶”,惊讶。“夕阳时”,日落时,这里指时间已经到了傍晚。这两句的意思是:难道还有谁会因为日暮而感到惊讶吗?“悠哉无穷思”,“悠哉”,这里是悠然自得的样子,意思是说:自己是多么地悠然自得啊!“无穷思”,无穷无尽的思绪。“怀”,思念、怀念。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多么悠闲自在地思念着老朋友啊!“抱拙守其雌”,“抱拙”,抱残守阙,意思是说:抱着自己的愚拙,保守着自己的缺点。“守其雌”,守住自己的雌性,即雌性动物。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多么谦恭退让,守住自己的本性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